鐵甲銳士直到現在都是獨立於各大騎士團的獨立部隊,一直駐紮在帝都的周邊。

雖然鐵甲銳士是獨立於各大騎士團的獨立部隊,但它其實也可以算作烏列爾騎士團的部隊。

因為鐵甲銳士的總指揮,一直都是艾倫。

皇家禁衛軍是直屬於皇帝、專門負責保護皇室的精銳部隊,總兵力為5000餘人,伊爾莎此次一口氣從裡面抽走了4000人,讓這4000名皇家禁衛軍計程車兵跟著她一起奔赴前線。

佈列顛尼雅帝國此次的出兵軍力為烏列爾騎士團的15萬大軍,再加上4000鐵甲銳士和4000皇家禁衛軍計程車兵。

除此之外,伊爾莎還帶上了帝都這邊的所有騎士。

潘德拉貢不論何時,都會有一批騎士留守在此。

這些留守潘德拉貢的騎士,有些是隸屬於某個騎士團的騎士,而絕大部分人都是不隸屬於任何一個騎士團的“自由騎士”。

這些留守潘德拉貢的騎士,主要就是拿來當“救火員”來用的。

比如:什麼地方突然爆發叛亂了,就可以派這些留守在帝都的騎士率軍平亂。

蘇誠剛成為騎士時,便是不隸屬於任何騎士團的“自由騎士”,那段時間的蘇誠就負責留守在潘德拉貢,聽取隨時可能來臨的召喚。

為了打敗盤踞在萊茵蘭平原的數十萬法蘭克軍,伊爾莎可以說是豁出去了。

不僅僅是帶上了烏列爾騎士團、鐵甲銳士、皇家禁衛軍,還帶上了留守在帝都的所有騎士。

也就是說——在伊爾莎他們的大軍開拔後,你將無法在潘德拉貢中見到任何一名活著的騎士。

在轉過身後,伊爾莎直視著站在她身後的諸位騎士。

“都準備好了嗎?”伊爾莎朝騎士們問道。

回答伊爾莎的,是騎士們的高呼、吶喊聲。

聽著諸位騎士的高呼、吶喊聲,讓伊爾莎的臉上不禁浮現出些許笑意。

倉啷啷……

伊爾莎緩緩拔出了從剛才開始就一直抱在懷裡的華麗長劍。

因為伊爾莎的年紀較輕,個子還很嬌小,身子並沒有比這把長劍高多少,所以伊爾莎沒法把這把長劍掛在腰上,只能把長劍抱在懷裡。

伊爾莎從小就接受著各種精英教育,不僅僅學習著各種各樣的知識,身體的鍛鍊也從來沒有落下。

即便懷中的長劍只比她矮了一個頭,但伊爾莎還是順利地拔出了懷中的長劍,並輕鬆地把長劍高舉過頂。

在將長劍高舉過頂後,伊爾莎猛地把長劍揮下。

劍尖直指東方。

“出發!”

……

……

要說在伊爾莎率大軍離開後,你在潘德拉貢便見不到任何一名活著的騎士——這句話其實並不對。

因為在伊爾莎率領大軍趕赴萊茵蘭平原後,潘德拉貢這邊還有著一名剛好在帝都這裡探望奶奶貝琳達的女騎士——艾麗莎。

在烏列爾騎士團和鐵甲銳士在潘德拉貢的郊外排列軍陣,進行出陣的準備時,在軍陣的最外圍圍著不少前來看熱鬧的潘德拉貢的市民們。

而凱洛爾、艾麗莎等人,正好就擠在圍觀群眾的中間,遙望著這支馬上就要奔赴萊茵蘭平原,和法蘭克帝國決戰的大軍。

“這麼多士兵,應該能贏吧……”雙眼有些紅腫的貝琳達,用帶著些許喜意的腔調這般說道。

在天還沒完全亮透時,凱洛爾、艾麗莎、德莉莎以及貝琳達,便趕來了潘德拉貢的郊外,打算來親眼看一看這支肩負著重要使命的大軍。

在得知伊塞爾和阿爾伯特在萊茵蘭平原大敗、二人的殘軍在萊茵蘭平原上被重重圍困後,艾麗莎等人可謂是如遭雷擊。

尤其是艾麗莎的奶奶貝琳達。

在得知自己的兒子(伊塞爾)打了敗仗後,貝琳達可以說是哭得眼睛都快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