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孩子遭遇了這種不幸,凡是作母親的,肯定都會感到難過。

但幸運的是,並沒有收到伊塞爾戰死或被俘的訊息。

根據目前收到的情報,伊塞爾和阿爾伯特都被困在了萊茵蘭平原。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伊塞爾和阿爾伯特現在雖然還活著,但他們的情況並不容樂觀。

就憑他們二人麾下的殘兵,是不論如何也不可能突破得了法蘭克軍的包圍圈。

伊塞爾和阿爾伯塔他們能否得救,還得看佈列顛尼雅帝國派出的援軍能否及時趕來救援、能否打敗此次來犯的法蘭克軍。

艾麗莎的奶奶貝琳達雖然對軍事一竅不通,但也明白這個道理。

因此,在今天的天空還沒亮透時,貝琳達便朝潘德拉貢的城外趕去,想要親眼看看這支馬上就要開拔、馳援萊茵蘭戰場的大軍。

貝琳達不論如何都想親眼看看這支前去救援她兒子的大軍。

而艾麗莎和凱洛爾也被迫帶著德莉莎,跟著貝琳達一起來道潘德拉貢的郊外。

在見到城外的這支威武之師後,貝琳達感到心頭一鬆,原先懸在心頭的大石頭稍稍放下了一些。

“這麼多士兵,應該能贏吧……”——這句感慨,下意識地脫口而出。

此次前往萊茵蘭戰場的部隊,是烏列爾騎士團的15萬大軍,再加上4000鐵甲銳士,總兵力15萬4000人。

這種規模的大軍,將潘德拉貢的郊外曠野排得滿滿當當。

這支一眼望不到頭的大軍,給了貝琳達信心。

規模如此龐大的軍隊,怎麼可能會輸給法蘭克人呢——這便是貝琳達在見到烏列爾騎士團和鐵甲銳士的聯合兵團後的所思所想。

不過,貝琳達會產生這種想法,純粹是因為她對目前的戰局不夠了解而已。

在聽到貝琳達的這聲關於戰局的樂觀感慨後,艾麗莎只能抱之以苦笑。

跟對戰局沒有太深瞭解的貝琳達不同,艾麗莎可是非常清楚目前的戰局的。

現在聚集在潘德拉貢城外的這支部隊的規模的確驚人,有足足15萬人以上。

但現在盤踞在萊茵蘭平原上的法蘭克軍的規模更大。

烏列爾騎士團和鐵甲銳士這2支部隊相加的總兵力數,還不到法蘭克軍的一半。

其實,光是從伊爾莎御駕親征的這一點上來看,就可以看出現在的局勢有多麼地不樂觀了。

需要皇帝親自出馬上陣——這恐怕只有在局勢惡劣到不能再惡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雖然明白貝琳達剛才的那通感慨有些樂觀過頭了,但艾麗莎並沒有戳穿。

因為打擊貝琳達現在的這樂觀心態,一點好處也沒有。

自得知伊塞爾在萊茵蘭平原兵敗後,貝琳達便天天以淚洗面。

在見到烏列爾騎士團的15萬大軍後,貝琳達的情緒才總算好轉了一些。

艾麗莎也不忍心打擊貝琳達這難得的樂觀心態。

在心中無聲地發出了一聲輕嘆後,艾麗莎便偏轉目光,將目光重新投到那已經正式開拔、朝萊茵蘭平原挺進的烏列爾騎士團。

——一定、一定要把父親他們救回來呀!拜託你們了!

艾麗莎一邊注視著已經開拔的烏列爾騎士團,一邊在心中祈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