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自己不是搞研究的,只是投資,能沾點諾貝爾的光嗎?

不管了,若真有可能,大不了重金把那些搞研究的都挖過來,本來就有點苗頭了,還真不信搞不出來。

還有,諾貝爾獎算什麼?自己要是願意,可以成立個財神獎,名字俗不俗無所謂,只要獎金夠豐厚,趕超諾貝爾獎什麼的,分分鐘的事兒。

想到這裡,宋謙突然冒出個絕佳的主意,於是匆匆跟朱信來道別。

諾貝爾獎,從設立之初到現在,頒了一百多年,被譽為全世界各領域最高獎項。

只要諾貝爾獎項有涉及的領域,無人不想在有生之年能夠獲得這個獎項,榮譽是一方面,獎金也非常可觀。

當然,在宋謙看來,之所以這個榮譽能夠至高無上,也跟它的不菲獎金有關。至少,目前還沒有什麼獎項的獎金能夠超過它。

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但不表示今天之後還沒有。

沒錯,正愁著等升到四級財神後,每天十個億,怎麼花的掉?

正所謂救急不救窮,世上窮人那麼多,有些是客觀因素導致的貧窮,但也不乏大量窮人是自己不奮鬥。

除了救急救困之外,用金錢去鼓勵創新,推動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宋謙覺得比起單純給窮人捐錢要有意義的多。並且這個還能名留青史,跟當年的諾貝爾一樣,一百多年了,大家還是一口一個諾貝爾。

不過宋謙目前還沒想這麼遙遠,也沒這種野心,但成立個獎項絕對可以有,只要有足夠的獎金就行。畢竟有句話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大正固基丸有能夠消滅艾滋病毒的功效,為什麼要中科院去研究?為什麼不能大正藥廠自己搞研究室研究?

科研基金嗎?國家能給多少,自己都能給雙倍。科研人員嗎?國家給多少工資,自己多給三倍!

這種情況下,宋謙不信還搞不出一些大動靜。

在具體聯絡瞿大正辦這個事情之前,宋謙還特別在網上搜了一下,去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獎金大約摺合人民幣760萬,好傢伙,獎金數額確實不小。只可惜,還不夠在帝都買套房。

所以宋謙準備成立大正醫學獎,再成立個大正科研所,獎金必須千萬以上,科研專案資金必須按億來算。

這麼想,也這麼做了。

因為對宋謙來說只是錢的問題,所以很容易。因為對瞿大正來說,這種事兒錢才是最大的問題,解決了錢的問題,便都不是問題,所以也很好操作。

很快,首屆大正科研所專案申報活動,以浩大的聲勢在醫藥學術界展開了。

沒有人聽過曾經有個大正科研所,突然還設立了什麼大正醫學獎,雖然大正藥廠現在崛起很快,大約,也許,應該,兩者是一個單位。但有一點很誘人,凡是被透過的科研專案,最少能獲得三千萬的科研基金,最多可以高達一個億。而大正醫學獎的獎金,最低三百萬,最高居然能有兩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