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名氣的醫學獎,有兩千萬獎金,一個諾貝爾醫學獎,有八百萬獎金,似乎,選擇還是挺困難。畢竟八百萬在帝都買好房有點難度,兩千萬的話,買了房子,下半輩子還能過好日子。

當然,對於很多學究來說,獲不獲獎是其次,關鍵如果自己涉獵的領域申報科研專案能夠被透過,獲得專案科研基金,那才是可能改變世界,名垂青史的事情。

某醫科大學四十二歲的副教授程國棟,垂頭喪氣的從學院院長辦公室走出來,手裡拿著的,是足足兩百八十多頁的專案申報材料。

兩百八十多頁,而且都是小四這種字號,超過十五萬字。

一個專案申報材料,一般人家也就寫個兩三萬字,能夠寫到五萬字以上的,多半都是申請超過一千萬以上科研基金的。

而程國棟的這個關於從中藥材中提取抗生素的科研課題,申報的科研基金只有一百萬。

一百萬是最理想的金額,其實哪怕能夠給三十萬,都能啟動這個專案了。

程國棟一直堅信,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中草藥的藥效,目前被發現並應用的才不到百分之一,如果可以從中草藥中提取抗生素,很可能破解目前所有抗生素易產生依賴的副作用。

然而,抗生素現在已經很普遍,製造成本也很低,相比程國棟在報告中論證的可能破解的副作用,中草藥中提取抗生素的價效比實在不高。

最終,無論程國棟怎麼降低目標要求,學院方也都沒有同意。

而比程國棟還晚兩年的同事,都已經晉升為教授,顯然,大家都覺得程國棟這個人有點死腦筋。

沒錯,現在的醫學科研,要不走高大上的路線,研究什麼大腦移植、全身冷凍、幹細胞繁殖,不管哪一樣取得一點小突破,都可能載入史冊。要不然,就走商業化道路,什麼賺錢研究什麼,什麼賣的貴提煉什麼。

就像那個比程國棟晚兩年的同事,他晉升教授時的那篇論文,就是研究如何提高冬蟲夏草的利用率。

這篇論文一出,當即就有藥廠主動過來接洽,願意出資一千萬,讓學院方進一步研究這個課題。

人家就是靠著生產冬蟲夏草各類藥丸生存的,利用率50%和理論上的超過90%的利用率,那成本就能縮減一半!

對於這些課題,程國棟是很不屑的,至少,他覺得於醫藥事業的長足發展並沒有什麼實質性推動作用。

話說十幾萬字的專案申報材料被否定,前期的研究都只能止於理論,程國棟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了。

“阿嚏!”

程國棟突然打了一個噴嚏,隨後渾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阿嚏!阿嚏!阿嚏!”

隨後,又連續打了三個。

程國棟知道自己這不是感冒,因為如果感冒,前期還會有許多症狀。他這是輕微的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為,陣發性鼻癢、嚏噴、急性發作時流出大量水樣鼻涕,緩解時少而稠,併發感染者成粘膿性,間歇,或者持續性,單側或者雙側鼻塞,嗅覺減退或者消掉,頭疼耳鳴,流淚,聲嘶慢性咳嗽。

如果是肺氣虛者,還可見倦怠懶言,氣短音低,面色白,脈虛,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