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誰能想,才管了幾天,就從管五個到管五十個了。

想當年,自己多羨慕金生藥業的區域經理,一個經理管著十幾家藥房,還是大企業的藥房。

所以今非昔比,現在要想再進大正藥廠,估計比進金生藥業都難。

徐波繼續看似毫無心機的問道:“大正藥廠怎麼擴張的這麼快啊?我記得一年前這藥廠都根本沒名氣。”

“別說一年前,我聽說兩個月前藥廠都還惹著官司,差不多就要倒閉了。”穆泓斌接話道。

“那是怎麼......”

“後來有個大老闆注資,一下子就把藥廠救活了。”

如果接下去徐波立刻追問這個大老闆的情況,問藥廠發展的情況,穆泓斌至少會懷疑他此番接近自己的目的。

所以徐波沒有這麼問。

當然,問了穆泓斌也不會知道,畢竟他只是個區域經理,連大老闆是誰都不知道呢。

徐波繼續用“路人甲”的語氣說道:“我過來的時候一路看到好幾家大正藥房正在裝修,你們這是準備弄多少家啊?”

“光嶺城就有五十家,全國啊,三千不是五千家吧。”

這個是穆泓斌賴以炫耀的資本,同樣也是事實,所以但說無妨。

“我看這大正藥房好幾家都開在金生大藥房的隔壁,這不怕被搶了生意?畢竟金生大藥房是老字號了。”

這個問題比較懸了,畢竟已經直接說到了兩家對抗這件事上。

不過徐波拿捏的很好,有了之前的鋪墊,穆泓斌一點都不覺得問題突兀,直接回應道:“大家買東西都看個物美價廉,要是東西一樣,就看哪家便宜。”

“這麼說你們準備打......”

徐波的眼神誇張起來,潛臺詞就是“打價格戰”,只是沒有整句話說出來。

“也說不上打價格戰,其實我們現在就賣的比金生大藥房便宜,而且我們大正藥廠的藥,普遍也都很平價。”

“其實現在醫藥行業也不好做的,開發新藥的成本高,運營成本也很高的。我知道你們藥廠的藥,像大正感冒藥,只要五塊錢一盒。現在五塊錢能幹什麼啊?做個包裝加上運輸就不夠了。”

徐波說的是事實,若只是送點小禮物,或者活動時打個九折甚至八折,也都不會有大影響,但根本性定價就低,藥廠賺什麼?

要知道,這一路看來,準備新開張的大正藥房,規模可不比金生大藥房小。這就等於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怎麼可能?

對此,穆泓斌也不知道。

不過他卻沒有直接搖頭說不知道,而是正兒八經的分析了一下:“我們藥廠的擴張意圖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在短時間內鋪設這麼多藥房,目的其實就是形成高度壟斷。就像你說的,永遠低價,老闆賺什麼?但等到把對手都排擠了,再漲價,就沒人能跟我們競爭了呀。”

聞言,徐波若有所思。

“金生藥業不就是這麼過來的麼?”穆泓斌補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