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諸葛亮:林師的快樂,我能領略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為,他馬上就要見證歷史了。
當人人有書讀,人人都可以吃飽的時候,那會誕生出多少人才啊?
漢室,又將會是多麼的強大?
激動的他,甚至都忽略了劉備稱帝的問題……
也就是林辰不知道,不然的話,他肯定會欣慰自己教育的成功。
不關心稱帝劉備的諸葛亮,不就是認可了他的漢室論嗎?
這種表現,不就是後世那些以天下為胸懷的名臣的姿態嗎?
而那些名臣的眼中,向來都是只有國家的。
至於其他的什麼諸侯、貪官,乃至天子……在他們眼裡,都應該一邊玩去。
順帶一提,林辰就是這樣一個人。
而林辰要是知道自己有了衣缽,豈能不開心?
值得一提的是,正當諸葛亮暗自激動時,龐統恰好來找他,也讓他瞬間把信藏了起來,同時內心則堅定地道。
“還是得把那些世家趕走才行,不然,荊州是不可能迎來大變的……”
冷靜下來的諸葛亮,瞬間就覺得這才是第一要務,前面想到的那兩個好事,反而要往後靠一靠。
原因也很簡單。
荊州有人才不假,可要是那些位置都被原來的世家、豪族子弟佔據著,就算有人才又能怎樣?
另外,他也沒有忘記,荊州的土地大都還握在那些世家手中,這一事實。
所以看了兩眼就能把林辰來信倒背如流的諸葛亮確定,不趕走這些人,就算是把荊州開發出來了,強的也不絕對不會是漢室,而只是一些蛀蟲世家。
他心中咬牙想道:“也只能是先苦一苦這些世家、豪族了。”
諸葛亮和林辰的想法一致,都認為不能將這些人趕盡殺絕,而應該讓他們充分的開枝散葉,遍及到大漢之外的區域。
只有那樣,大漢才能強盛到可怕的地步。
因此,他很贊同對世家懷柔這一點。
不過在荊州嘛……
也只能是特殊時期,特殊對待了。
當然,這其實不能怪他。
主要是如今天下各州郡,大部分都是世家、豪族盤踞的情況。
而恰好劉備的勢力在荊州最多,他諸葛亮也剛好就在,自然是隻能先苦一苦這些世家、豪族了。
……
離開軍營,諸葛亮走在路上的時候,便忍不住地思索了起來。
在他看來,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顯然是不足以將整個荊州化作根基的。
必須得有幫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