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諸葛亮:林師的快樂,我能領略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諸葛亮看來,對於剛剛稱帝的劉備而言,他肯定需要一個可以依靠的後方。
這個後方的意思是,能產出軍隊、軍糧、人才的區域。
而關羽正在攻略的中原之地,就算是打了下來,一時半會也別想安定下去。
再加上林辰心中所言的‘根基’,諸葛亮斷言,中原絕對不會成為根基。
起碼,現在還不行。
而荊州的話,則是恰好合適。
為什麼這麼確定?
因為自天下戰亂以來,便有無窮多的中原、北方學子跑到了荊州。
比如徐庶、諸葛亮。
誰敢說他們兩個從中原、北方跑來的人沒有才華?
而據諸葛亮所知,像他和徐庶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很多……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都是沒有根基的。
跟荊州本地的世家、豪族子弟不同,因為混亂跑到荊州的,幾乎大多都是根基不夠紮實的人。
偏偏他們有很多。
所以,到了諸葛亮眼裡,這些人完全就變成了實現林辰構想的存在。
而這還只是人才方面。
土地方面,也就是軍糧產出的話。
雖然荊州有堪稱廣闊、且其中還生存了無數土龍(鱷魚)的雲夢澤,看似不是什麼好的產糧地。
但,林辰在信中還給諸葛亮指了一條路出來……
嘗試種植水稻。
要是其他人這麼說,諸葛亮大機率會覺得對方異想天開,因為水稻產出根本就不穩定,更不要說作為軍糧了。
但當說的人是林辰,且隨信而來的還有一袋稻穀時,諸葛亮就變成了一個雙標。
他堅信林辰不會開玩笑,未來荊州肯定能開發出來,而且肯定是以水稻豐裕作為基礎!
另外,為人相當謹慎的他,雖說雙標,可也還是測試過的。
林辰送來的那袋稻穀,確實生長速度極快,甚至可以說,比他諸葛亮所知道的任何一種糧食生長速度都快。
當然了。
此處諸葛亮並不知道的是,那一袋稻穀名為占城稻。
而林辰之所以能得到,也不是如他信中所言,從某個南方朋友手中得來的。這東西完全是因為諸葛亮、徐庶以及龐統三人的學識得到了系統認可,然後系統就獎勵了林辰占城稻。
話說回來。
當諸葛亮看到那些稻穀飛速生長之時,再結合他所知道的南逃學子,他便直接確定了,荊州必然會是未來漢室的根基之一。
確定這一點的時候,諸葛亮激動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