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反應迅速的曹操【第三章,一萬字咯】(第3/4頁)
章節報錯
隨後,故楚便在此地大興建築,以葉縣為長城鋒銳,堵陽為第二防線,雉縣、酈縣等城邑為其左翼,比陽、舞陰等城邑為其右翼,逐漸建造起了楚長城這一軍事要塞。
而林辰之所以對這段歷史這麼清楚,是因為最開始的時候,他本來就想著在楚長城的基礎上,再度建造起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不然的話,曹操軍一旦可以輕而易舉地跨過淯水,他們就只能做出和張繡在歷史上相同的投降選擇了。
因為,到那時候,就真的是無險可守了。
對這一片熟悉的人,可能都知道,在這一片區域當中,有著大別山餘脈的存在,但要是利用不好,那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漏洞。
很顯然的是,楚國將這一地理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只是守一座宛城的張繡,則根本沒有去開發周邊,或者說,他的人手根本不足。
按照歷史,要是張濟進的宛城,那自然沒說的,當地軍政大權自然也就落在了他手裡。
可問題在於,張濟打穰城的時候掛了。
偏偏他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存在的缺糧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張濟在,以他的威望,自然能壓服所有人。
大家都會覺得,餓兩天沒啥,可千萬別被驃騎將軍給盯上了。
但張濟死了之後……
張繡算個神馬東西?
我們跟著驃騎將軍出生入死的時候,你小子還不知道在哪吃屎!
我們原本跟著的可是大漢軍職最高的四個之一。
你張繡,什麼東西?
缺糧的問題,就此徹底爆發了開來。
劉表見形勢如此,政治能力絕對不水的他,當機立斷,送了一些糧食給張繡。也是從此之後,他便把這位原驃騎將軍的侄子,當成了家犬來養。
後勤都在別人手上的情況下,張繡有什麼機會開發南陽?
沒有啊!
所以,當一聽到曹操跨過了淯水,他立刻便選擇了投降。
也正是因此,在林辰的原定計劃中,開發楚長城絕對是第一要務。
不過,很可惜的是,劉表沒有選擇接納劉備。
他們只能打了過來。
而且還兵雄將勇,以大義名分將其壓服後,逼著他將南陽北部交了出來。
在這種形勢之下,劉備一方只需要拿下堵陽城就足夠了,真就沒什麼開發楚長城的必要了。
實力的不同,做出來的選擇自然也是不同。
就像是大秦,假如實力足夠的話,以秦始皇老秦人的性格,肯定會說:額滴,額滴,都是額滴。
哪裡需要建什麼長城?建個超大牧場不香嗎?
不過現在,情況就有點微妙了。
就在林辰剛才看向堵陽的時候,他居然看到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