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即便讓軍中公推的功曹——廖淳過來,好好教訓他一頓後,大筆一揮,寫了一封信給劉備。

軍餉確實要漲,這年頭當兵的都很苦,大部分人連飯都只能吃個半飽。

之前他自己都很苦,也就算了。

但現如今,他們雖然沒在宛城得到什麼好處,可南陽一帶也是有大戶的。

稍稍發展一番股份制商隊,再有廬江、江夏這兩地一帶,三片區域一旦運轉起來,錢糧那不也就很快充裕起來了嗎?

既然條件好了,這時候不能太摳了。

除了影響士氣之外,還會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書信送出,大軍也已用罷早飯。

“軍師,大軍已整裝待發,我們何時動身?”袁渙前來問道。

“既然都準備好了,那就即刻出發吧。”林辰聽到袁渙詢問,頭都沒抬,一面繼續歸總昨天得到的情報,一面隨口回了一句。

後者答應一聲,便去傳令了。

離開西鄂之後的行軍路線,變得簡單了許多倍,西鄂以北的博望、酈縣,也基本都是望風而投。

林辰再度派出兩個百人隊之後,並囑咐按之前的做後,便不過問了,根本就沒有要去看一看,或者是分兵的想法。

他可沒有忘了自己此行的目標乃是曹操,而不是安定諸縣。

這事之後自然有人來做,否則難不成還讓蔣幹、鄧義、糜竺、糜芳…等人都閒著不成?

當初魯肅就和林辰就說過,不能什麼事都做,要給出一點別人發揮的餘地。

一來,可以培養人。

二來,他林辰又沒有分身術,也不是諸葛亮那等兇猛勞模,事必躬親的結果,必然是累壞身體。

另外,他本身就有劉備軍政一把抓的重任在肩,到時候等旁人做完,過去看看也就是了。

有什麼不對的,指出來便是。

所以他根本沒必要,也完全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整個大漢的巔峰,那可是有幾千萬平方公里啊,真要是每一地都由他親自去做,就算他林某人是個掛逼,他又能做幾個?

累死他,估計也就是做一半。

最後的結果,很可能還不好。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嘛。

這是自古以來,或者說是自人類誕生以來,便開始產生的東西,沒可能解決掉。

因而,總的說起來,林辰只要負責大方向就可以了。

“曜卿,讓大軍停一下”

林辰先是讓袁渙去協調,轉而又問旁邊再度死皮賴臉貼上來的王粲道:“仲宣可知,此處距離堵陽城還有多遠?”

堵陽城,也就後世的方城(縣)。

往前推很多年,乃是古繒國之地,後來楚國壯大,便直接將古繒國給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