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漏掉了什麼?(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曰:揚士多輕俠狡桀,有鄭寶、張多、許乾之屬,各擁部曲。寶最驍果,才力過人,一方所憚。欲驅略百姓越赴江表,以(劉)曄高族名人,欲強逼(劉)曄使唱導此謀。(劉)曄時年二十餘,心內憂之,而未有緣。
(恰好)會太祖(曹操)遣使詣州,有所案問。(劉)曄往見,為論事勢,要將與歸,駐止數日。寶果從數百人齎牛酒來候使,曄令家僮將其眾坐中門外,為設酒飯;與寶於內宴飲。密勒健兒,令因行觴而斫寶。寶性不甘酒,視候甚明,觴者不敢發。曄因自引取佩刀斫殺寶……
短短二百多字的記載,已經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起碼可以看出,劉曄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跟鄭寶等人摻和到一起去,甚至還因鄭寶逼迫過甚,採取了東躲西藏的措施。
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居然會給好友魯肅發一封書信,在信中言說:“方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還迎老母,無事滯於東城。近鄭寶者,今在巢湖,擁眾萬餘,處地肥饒,廬江間人多依就之,況吾徒乎?觀其形勢,又可博集,時不可失,足下速之。”
這番話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如今大漢天下英雄豪傑輩出,你魯肅的才幹,不正是適合當今的天下嗎?
此時你就該趕快接走母親,不要滯留在東城。如今我劉子揚發現了一個叫鄭寶的人,他在巢湖區域有一萬多人,整個廬江郡也有許多人都在投奔他,何況是我們這些人?
並且,經過我劉子揚觀察情況之後得知,如今許多人都在前往依附,你魯肅還在等什麼呢?
整個信的意思,大概便是這樣了。
但問題也同樣就出在這裡了……
你劉曄一邊覺得鄭寶等人不可成大事,整日憂心忡忡,但另外一邊卻又在催促魯肅儘快前去……
這是個什麼意思?
很明顯,這是要把魯肅給賣了,把自己頭上的災,硬生生轉移到他魯子敬頭上。
默默看完由劉備傳閱而來的劉子揚書信,林辰一陣沉默。
隨即,他的腦海裡又冒出了另外一段關於周瑜和魯肅的記載。
當然,這段記載不是周瑜借糧的‘美好故事’,而是周瑜偷偷摸摸將魯肅母親接到江東的記載。
《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欲北行。會瑜已徙肅母到吳、肅具以狀語瑜。
“魯肅,真老實人也!”
想想魯肅前後兩個‘真心’朋友,林辰心中便是一聲嘆息:“本以為我都夠不要臉了,誰知道這倆人更加不要臉。”
“子源方才似乎有話沒有說完?”
靜等劉備和林辰看完了書信,魯肅這才開口發問:“肅便在此,不論有何事,子源直說便是,不必遮遮掩掩的。”
“我不遮掩一二,怕你一時接受不了啊……”
林辰心中暗自道了一聲,同時笑著道:“沒別的意思,只是想說,若非我與主公來的夠早,似子敬這般大才,恐怕早已隨了他人。”
“而那,正是主公的損失啊。”說完,他又對劉備擠了擠眼。
“子敬…”
劉備不知想到了什麼,臉色一下子變得很是難看,一把抓住魯肅的手後,他悲嘆道:“此皆備之過也,若備早知子敬有大才,便該早些前來拜訪,如今耽擱這般許久,卻是把子敬給耽誤了……”
好傢伙。
林辰聽到耽擱二字,剎那間便瞪大了眼睛。
主公誒,我讓您夸人,可沒讓你誇自己啊,怎麼就這麼臉皮厚呢?
當然,這樣的想法也只有他林辰會有了。
魯肅在聽完劉備的感慨後,則是一雙眼眶變得通紅:“主公莫如此說,此與主公無關,皆因肅名聲不大,並未傳之主公耳中,主公何錯之有?”
之所以兩人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是因為在這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劉備很差嗎?
這個問題,讓林辰來回答的話,他一定是有多慘說多慘,畢竟眼看著接下來劉備便無處可去了。
接下來,他的前途到底在何方,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可這只是林辰以為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