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精度再次突破的機會 【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用軟體的方法建立機床資料模型,在計算機軟體裡論證好,再開始製造機床,速度快,研發成本還少了許多。國外都是用這種方法設計機床,而我們國內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差距可想而知。
“嗯…許董的這個方法是比較好。我們還可以把試驗資料庫代入資料模型演算法裡。”洪愛國很顯然已經聽懂許振鳴的也是,激動的笑道。
不多時,他們來到一個恆溫、無塵的試驗車間。
這車間裡有一個類似臥式加工中心的平臺。平臺上有兩個安裝工位的小平臺,加工面非常光滑,用鏡面來形容也不為過。
這座平臺式的機構,就是光刻機的基礎平臺系統,上面將要安裝兩個工位。一個工位用來光刻矽晶圓片,一個工位用於檢測晶圓片。
這種方式的加工方法,就叫雙工光刻機,目前全球都沒有這種裝置。一鳴集團公司的這臺krf光刻機若是能研發成功,便是全球第一臺雙工位光刻機。
這事想想都讓人激動,但實現起來難度非常大!
光刻機的基礎平臺對準精度特別高,要求做到0.0030.01微米,全球有幾家企業能做到?
是以,不要小看這臺體積不是很大的光刻基礎平臺系統,每一個備件都加工件,精度要求都非常高。
許振鳴把李堯喊來,就是讓他參與改進主傳動機構的改進工作,把空氣軸承應用到光刻機的平臺裡。
“我們集團公司正在做這種高精尖的裝置嗎?”聽完許振鳴的介紹,李堯徹底震驚了。他是聽許振鳴說過要做光刻機,但不知道光刻機的精度要求會如此之高。
0.0030.01微米的重複定位精度是什麼概念?用肉眼根本看出來有偏差,只能透過鐳射定位系統來測量誤差。
而這種精度的測距儀器,國內目光好像還沒有,只有一鳴集團公司利用進口元件製作了幾套在使用。即便長弓集團公司這樣的重點單位也沒有,只能從一鳴集團公司來訂購。
所以說,李堯根本沒聽說過,也沒見過這種高精度的測量儀器。他滿腹狐疑的看著許振鳴,心中暗道:“我們集團公司能做出這種精度的裝置麼?”
許振鳴好像能看懂李堯的內心想法。
“李堯,你不用管其他的問題,只要把空氣軸承給我提供過來就行。光刻機的基座平臺對震動量要求特別高,我們已經採用液壓油系統來減震,跟流體軸承的原理非常相似。”
許振鳴朝李堯一揮手,讓他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
他告訴李堯不要小看這種平臺機構。透過液壓油和空氣室的緩衝機構,已經把平臺運動時的震動量減少到最低限度。
聽完這番介紹,李堯倒是給許振鳴提出一個好注意:“許董,按照流體力學的原理來說,我建議這臺裝置的減震系統全部用純淨級的液壓油。空氣和液壓混用不合適,熱膨脹系統不同,會影響精度。”
這方面的技術他比較內行,在發明流體軸承的時候,對各種流體介質都做過試驗。
聽到這話,洪愛國頓時來了精神。
“李總,你能不能把你的流體介質試驗資料庫給我們一份?若那樣,我們會少走許多彎路。”他微笑著看向李堯,雖然知道自己的要求有點過分,卻還是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
這些流體介質試驗資料是李堯十幾二十年的心血,流體軸承專利技術的支援資料。一般情況下,李堯怎麼肯能會跟他人分析資料?
所以說,洪愛國提出這個要求以後,也感到有點不好意思,目光又轉向許振鳴。他希望許振鳴能幫他說句話,把李堯的資料拿到手。
但許振鳴怎麼能說出這種要求?這跟桂長樹問他要晶片foundry的製程工藝技術一樣,許振鳴會同意嗎?
是以,許振鳴只能笑了笑,拿出手機準備給胡明鎮打電話。他想要這臺光刻機的設計人胡明鎮來聽聽李堯的意見,把這臺光刻機的傳動機構原理和減震系統原理再修改一下。
這時候,李堯卻做出一個讓許振鳴的很意外的決策。
“好啊洪廠長,我回去以後就給你發傳真,把流體介質的試驗資料發給你。”他笑得很輕鬆,根本沒有保守技術秘密的想法。
李堯的這番舉措讓許振鳴很感動,“我沒看錯人。多給這位書呆子型的工程師一些股份,是完全正確的。”
想到這些,許振鳴立即撥通胡明鎮的手機號碼,讓胡明鎮快點來數控機床廠的試驗廠房裡討論技術問題。
不久以後,胡明鎮帶著幾名團隊人員,急匆匆的趕來。
他們這些人都面帶喜色,好像碰到什麼開心的事情。許振鳴也看出來了,因為有李堯在場,他沒有多問。
“胡總,這位是李堯,流體力學的專家。他發明的流體軸承技術,應該屬於世界一流的技術。”許振鳴把李堯介紹給胡明鎮,讓胡明鎮一起加入技術討論的團隊。
總之一句話,因為光刻機的光源系統會延遲,這臺krf光刻機的基礎系統可以重新設計,或者修改設計傳動機構和減震系統。
聽完這番介紹,胡明鎮頓時喜滋滋的笑了起來,“李總,歡迎你給我們上課,傳授流體力學的知識。”
說完這些客氣話,他就不再客套了,把光刻機基礎系統的圖紙開啟,請李堯一起審圖,一起討論技術問題。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