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許總!前端運輸輥道要制動性好,後端運輸輥道可以多用一些從動輥沒關係!”聽完許振鳴的解釋,孫的眼睛越來越亮。

他設計的這套運輸輥道是模仿中板生產線的運輸輥道,力學計算沒問題。但和自動鑽孔下料生產線的技術引數相差特別大,所以在除錯過程中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許振鳴聞言,微笑著點了點頭:“道理就是這樣。你這套圖紙要重新設計,直接在這臺樣機上改造。等樣機的各種機構都確定好,然後再確定型號和圖紙,製造新樣機。”

“是!”孫紅著臉點頭,記下許振鳴的吩咐。在內心深處他還是很感激自己的老闆,能耐心傳授經驗。

其他的團隊人員,此時打心眼裡對許振鳴產生一種畏懼感。老闆在你最擅長的領域裡比你還要要懂,怎麼不慌張?

說完這個問題,許振鳴指了運輸輥道的中間間隙:“矩形管、h型鋼或工字鋼等型材,本身有自重。對中裝置的左右雙臂都是硬性傳動,無法保證能夾緊工件。所以,你應該增加一組對齊軌道。”

說話間,許振鳴還特意彎下腰去指了指運輸輥之間的空隙處,告訴孫對齊輥道的位置如何設計。

“哦…”孫恍然大悟。他激動的說道:“許總!應該設計成左右方向同時向中間方向運動的對齊輥道!這樣一來,左右雙臂抱緊時就可以帶動工件朝正中方向移動!”

“許總、孫助理!中間位置的對齊輥應該是自由的,可以隨著工件的運動而滾動!”

“老王說得對!中間位置的自由輥還應該是耐磨型的軟輥最合適!”

“是啊!軟輥摩擦力大,可以減緩工件的運動慣性!”

這時,技術員們聽懂了許振鳴所說的原理,都比較激動,紛紛說出自己的觀點。他們這一番討論,基本上把對中裝置的原理解釋的很清楚。

看著他們激動不已的樣子,許振鳴微笑著點了點頭:“是這道理!但還存在第三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這樣設計已經很合理了呀!”

“老王你經驗豐富,還能看出有什麼問題?”

“我不知道!按照許總的方法修改設計以後,我認為已經很完美了!”

聽許振鳴一說,眾人有些納悶。

但他們都聽到許振鳴說有三個問題,而且舉起了三個手指。現在已經解決了兩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什麼,大家都還沒反應過來。於是,他們都皺著眉頭思考了起來。

有的時候就是這樣,身在局中很難現自己的錯誤。特別是他們都參與過這套系統的設計,自己設計的機構自己一般很難現問題的。

十幾分種過去了,眾人還在苦思冥想著。

許振鳴也特意沒說出來,給他們一個思考的空間。這種方式來傳授經驗,孫的技術團隊應該成長很快。搞機械設計就是這樣,理論一定要聯絡實際。否則技術員的水平很難提高,就是一個描圖員。

“嘻嘻…這幫技術員們被老闆的題目難住了!”

“小張,你聲音輕點!老闆在這裡還敢亂說話!”

“我們老闆真厲害,一個人出題這麼一大幫人都回答不出來……”

見孫和孫的團隊找不出許振鳴所說的第三個設計缺陷,在附近幫忙的工人們都小聲議論了起來。

在嗡嗡嗡的說話聲中,孫等人都漲紅了臉。

“這幫新來的員工素質真不行!”看到這一幕,許振鳴皺著眉頭,目光掃視了一圈。旋即,對孫吩咐道:“孫助理!你安排他們把對中裝置復位!”

“都安靜!不要亂講話!你,還有你,立即把對中裝置復位!”孫板著臉訓斥這些不懂規矩的新工人。

不多久,工人們透過手動操作,把左右雙臂復原歸位,收回到運輸輥道架的下方。

“孫助理!你看看這根2oo*1oo的矩形管兩側,是不是有兩道很深的砸痕?”這時,許振鳴指著工件問孫等人。

這條生產線剛剛除錯就出現故障,孫也沒有注意到這些。經過許振鳴一提醒,他才彎下腰仔細觀察起來。

“是有兩道很深的痕跡!這樣不行,會影響產品外觀的!”孫皺著眉頭說道。

許振鳴其實沒去看工件,全憑對中裝置工作的運動軌跡判斷出來。他一聽聲音就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是透過經驗推斷出來的。

“把左右雙臂的表面鑲嵌硬橡膠材料,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

“不行的!假如是薄皮矩形鋼管怎麼辦?”

“是啊!薄皮矩形鋼管就會被左右雙臂夾變形了!”

技術員們也認識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思考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