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都是為了伺服電機(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許振鳴思緒飛揚的時候,伺服電機機械結構的設計人秦金水和孟海生換了一下座位,準備把自己設計的圖紙介紹一番。
這時候,所有人都看向許振鳴,等待自己老闆的決策。是不是仍然考慮用鎂鋁合金材料來製作伺服電機的外殼?這件事還是要許振鳴親自拍板!
許振鳴此時已經緩過神來,朝孟海生吩咐道:“孟組長!伺服電機外殼的鎂鋁鑄坯件,你下任務單給公司採購部去辦理採購手續,以港商為優先供應商!”
他沒被眾人提出的意見左右,還是決定用鎂鋁合金來鑄造伺服電機的外殼。
看到這種情況,眾人都會心一笑:他們都知道許振鳴的性格,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剛才的這番話才符合許振鳴的脾氣!
孟海生聞言,鄭重的點了點頭,把許振鳴的安排記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他和秦金水來一鳴公司工作的時間不長,現在才領教到許振鳴的固執,和員工之間所流傳的差不多。“這個許老闆果然是個搞技術的出身,為了產品質量不計成本!”一邊寫字,他一邊在心裡嘀咕著。
“關於線圈這方面,我是按照孟工的工藝要求,用拓模法測繪了芝東、下松、忠益、力東和德國一些品牌伺服電機線圈資料。綜合這些資料才設計出咱們公司的這種線圈。從理論上來說,這個線圈資料應該比較精確!”
這時候,秦金水把自己設計的過程跟大家解釋一番。
他是搞機械裝置設計的,用行業內最常見的方法做高仿設計,拿出的產品應該問題不大。幾乎所有的廠商都有過這種經歷:先是高仿,拿出樣品。然後做無數次的試驗,採集試驗資料,建立產品資料模型,再定型自己公司設計的產品。
搞這行的就是這樣,誰也不比誰高尚多少!
對於電磁學這方面,在座的技術員們也包括許振鳴在內,都是外行人。只有負責伺服電機工藝設計的孟海生是專家。
在設計機械設計行業中,有“工藝動動嘴,裝置跑斷腿!”的說法。
孟海生只要透過計算,拿出伺服電機的技術要求和引數,負責機械設計的秦金水就有的忙了。他不但要設計線圈和永磁鐵的結構,其他的如傳統系統、伺服系統的安裝介面……等等,都是要來設計出詳細的機械圖紙。
見眾人對線圈結構的圖紙沒意見,他又點開轉子和傳動統的圖紙,讓大家來稽核參謀一下。
“關於傳動系統圖紙這方面,我個人認為結構之間的公差配合精度太高,我們公司很難製造出合格的配件!”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看完這方面的圖紙之後,幾名搞機械的技術員說出自己的看法。
他們這些人都知道一鳴公司裝備的精度情況,認為投影螢幕上顯示的公差資料要求太高,和公司的實際情況有些脫節。
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國內數控機床製造企業還沒能發展起來。沒有高精度的加工裝置,他們這些企業就是有圖紙,也難以製造出高精度的數控機床。
和數控機床一樣,伺服電機傳動的系統的精度要求也非常高,國內目前沒有幾家企業能製造出合格的高精度配件。
這個情況肯定要克服!
否則,一鳴公司永遠都不會進步!
想到這些,許振鳴掃視了一圈,看了看眾人的表情。
這時候,秦金水有些老臉微紅,表情尷尬的看著會議桌對面的年輕技術員們。他是個老機械,也知道自己設計的傳動系統技術要求過高,國內恐怕都沒有企業能製造出來。
然而,他這套圖紙也屬於高仿圖紙,傳動系統配件的材料、熱處理工藝和加工精度等方面的資料,都是根據忠益和力東這兩家公司的產品推測出來的。在沒有采集到試驗資料之前,是不能隨便更改的。
況且,他們這兩家伺服電機的製作精度比國際名牌伺服電機的精度要差了許多。一鳴公司的產品如果達不到這兩家公司產品的級別,還不如不開發伺服電機這種產品。
這是秦金水內心的想法,幾乎都寫在他的臉上。
他雖然沒說話,臉上的表情卻已經出賣了他。
看到這一幕,許振鳴微笑著用食指敲了敲會議桌,示意大家都靜一靜。隨後,他微笑著力挺秦金水:“秦工,我認為你設計的資料沒有錯!搞設計工作的就不要考慮製作的事情,特別是這種新產品的攻關專案!”
聽到這番話,參加會議的技術員們都一臉不解的模樣,認為許振鳴的說得話和以前的思路方式發生了改變,有點前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