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雙方是否開戰,只要把主力聚在一起相互對持,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當然,如果雙方能夠再廝殺一番,彼此消耗實力,那就更美妙了!

所以,糧草的運輸壓根就沒有半分隱瞞。

而且打著支援東胡四王的幌子,也不用擔心遭到襲擾。

畢竟,對東胡四王來說,這些糧草本來就是要支援給他們的。

只是早一點晚一點的事情。

沒必要過於心急,因為眼饞而撕破臉皮就不值當了。

而且劫掠能不能成還不一定。

損兵折將是肯定的!

得不償失!

三天之後

隨著糧草的抵達,準備工作也已經就緒。

十五萬精騎也休整完成,隨時可以進發。

清晨

嗚~嗚~嗚~!

隨著悠揚的號角響起,十五萬精騎排成一條長龍,浩浩蕩蕩向著草原深處進發了!

不過,大軍並沒有加速前行,反倒是不急不緩。

就好像擔心遇到襲擾一般步步為營。

前行的速度很緩慢!

雖然大秦在遭受蝗災之後損耗了一定的國力,糧草也不如原來充沛。

但對於此次出征極為重視,為了保證大軍的征伐,大秦的糧倉幾乎已經被搬空!

儘管如此,秦軒依然沒有下令加速,以速戰速決。

作為大秦太子,自然知道糧倉的情況。

可是在戰略上,卻也只能壓下急迫,徐徐圖之。

否則過於操之過急,弄不好會壞了大事,滿盤皆崩!

即便最後全身而退,但消耗了大量糧草卻無功而返,那就得不償失了。

大秦的糧草不富餘,胡人的糧食更緊張!

為了爭奪地盤,雙方都調動了全部的主力精騎。

雙方匯聚在交界處相互對持,相互牽制。

哪裡還有餘力去掠奪呢?

胡人除了放牧,其他的都是靠搶。

若是長期沒有補充,是熬不住的。

這也是東胡四王聽到大秦願意提供糧草,沒有了後顧之憂才興致沖沖率領主力精騎出擊的原因。

否則,他們又怎麼敢不顧後勤吃緊,把全部兵力都壓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