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睢在一年前率領大軍來到南方,成為五十萬大軍的主將。

一年過去了,五十萬大軍在艱苦訓練下對叢林作戰已經有了極強的戰力。

這時候被一個空降的權貴給摘了桃子,心裡本事很憤怒的。

但是在經過一番開誠佈公的談話後,二人的隔閡也解開了。

同時,屠睢也對這位看似年輕,卻心思沉穩老練的咸陽新貴產生了濃濃的敬佩!

畢竟,連作為統兵數十年的老將在有立下絕世奇功的機會面前都會被功勞衝昏頭腦。

在一葉障目的遮擋下忽略了潛在的威脅。

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新貴在曠世奇功面前卻還能保持頭腦清醒,實乃不易。

要不是他的提醒,恐怕自己等到此戰結束之後,就要重蹈老將王翦的覆轍了!

自己在沒在位置上,對提攜後輩來說,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且因為平衡,屠家也不可能再出現身居高位的將領。

王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王翦和王賁父子二人在軍中聲望極高。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大大限制了第三代王離的發展!

在歷史上,也的確是如此。

雖然王家一門三侯,得到了皇帝賜下的莫大殊榮。

但王離在軍中卻並沒有太大實權,連被調往北方軍團,也只是副將而已。

受到主將蒙恬的壓制,副將真沒什麼權利!

之後能統領北方軍團,也只是趙高胡亥弄死了蒙恬,需要一個人坐鎮罷了。

即便如此,也只是代管。

如果不是秦軒的出現,王家第三代很難再有作為!

王家至少還有一門雙侯,底蘊擺在那裡。

如果屠睢也立下蓋世奇功,恐怕後代的升遷之路也就斷了。

所以,屠睢才會心甘情願放緩進爵的步伐,把子嗣先推起來。

等兒子在軍中掌握兵權,有了立足之地。

自己的年輕也差不多該退下來的時候,再撈一個侯爵之位,豈不兩全其美?

而秦軒身為皇帝身邊的寵臣,又總領了大秦軍務。

兒子想要繼續在軍中有所作為,就不能和這位新貴有所衝突。

甚至還要打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