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歲月如梭

在連續的巡視和對戰術的推演中,不知不覺兩個月過去了。

中軍大帳內,一眾高階武將齊聚。

今日,能在賬中參加會議的,全是裨將一級!

各部校尉都沒有資格參會!

可以說,今日是近三個月以來,級別最高的軍事會議!

不僅是此戰僅僅敲邊鼓的王離來了。

連擅長打突擊戰的驍將李信也策馬急行而來!

畢竟,今日的會議,將具體部署各路大軍的具體攻打時間和路線。

五路大軍同時進攻,必須要有完美的配合,才不會被敵人抓住可乘之機。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無縫連線。

鑑於這個時代的通訊全靠腿,傳遞訊息極為費時。

尤其是在叢林之中作戰。

傳令兵如果迷失方向,或者沒能及時找到各路大軍的位置,將延誤戰機!

所以,秦軒在這段時間和屠睢研究了很久。

甚至,連每日進攻的時間路線,以及進度都做了嚴格的安排。

雖然嚴格的規定給各裨將莫大的壓力。

但是目前的嶺南還極為落後,處於刀耕火種的階段。

就更別說武器防具,以及戰略戰術上的差距了。

加上王離的邊軍,還有膠東郡的陸戰隊,總兵力達到六十三萬!

基本是碾壓性的優勢,若是還無法打敗當地土著,那這個統兵的位置也就該換人了!

倒不是秦軒好大喜功。

畢竟,按照歷史軌跡,南方軍團就是兵分五路一路突進。

要不是中途主將屠睢戰死,也不至於二次進攻。

而且當初秦軍對攻城戰和大兵團作戰頗為經驗,對叢林作戰並不熟悉。

還有毒蟲鼠蟻的叮咬,痢疾的減員,以及瘴氣的干擾,無不給秦軍的進攻帶來了莫大阻礙。

現在,這些問題都已經解決了。

南方軍團經過一年針對叢林的作戰,論起對叢林的熟悉度或許比不上當地土著。

但是,土著所擅長的也只是埋伏偷襲。

秦軍憑藉尖兵利器相互配合之下,戰力絕對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