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時的韓國也中了大秦的計策,所有人都只顧著鍊鐵賺錢,連農田都荒廢了。

結果百姓紛紛出走,成為第一個被徹底滅掉的諸侯國。

修渠,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但修好之後的巨大功利卻能流傳給後世!

所以,秦軒對老頭子投入大量民力疏通河渠的決定,是舉雙手贊成的。

在征服百越之後,這條河渠也是溝通朝廷和南方聯絡的主要樞紐。

秦軒可不會放人南方五十萬大軍不管,導致最後脫離朝廷掌控自立為王!

那不是成了給別人養孩子?

以秦某人的性格,是不會做那樣的傻事。

當然

如果百年之後他的繼任人無能,導致全國大亂,那南方會不會脫離朝廷掌控就不是他考慮的事了。

只要把這張構建出的版圖做實錘,即便千年之後也依舊是華夏領土就足夠了。

果然

翌日,秦軒就接到皇帝的傳召,前往章臺宮參加朝會。

皇帝身穿黑龍袍,頭戴威儀的冕旒,文武大臣涇渭分明位列兩旁。

整個大殿之上落針可聞,透著一股蕭殺的氣息。

參與過滅六國之戰的大臣們感覺彷彿又回到了當年激情燃繞的歲月!

始皇帝高坐上方,沉聲開口道:“通往百越的河渠已疏通,朕決定不日將對百越發起征伐!”

皇帝一開口,就定下了此次朝會的基調。

隨著嬴政的集權,已經沒有人敢質疑皇帝的權威。

聰明人都知道,此時只能發表對南方征戰的計策,而不是提出反對意見。

為了對百越征伐,大秦五十萬大軍早已調往南邊整訓,適應山地叢林的作戰方式。

還抽調大量人員學習整理出來的戰場急救方式,和煉製了數十萬顆避障丸!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為南征作準備。

也證明了皇帝對南征的決心。

這個時候若是有人敢跳出來唱反調,罷官都是輕的!

李斯立刻出列,彙報道:“啟稟陛下,五十萬旦糧草和百萬旦紅薯已經運往河渠裝船,不日就能送往南邊!”

嬴政聽了彙報,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軍於一年前就已經調往南方整訓,只要一道詔令就可以開戰。

現在只需要等到先期糧草運達,就可以正式開戰了!

而且有了產量極高的紅薯作為軍糧,糧草方面是不用再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