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戰前討論(第1/3頁)
章節報錯
河渠,疏通了!
這條通往南方的河渠是運糧的重中之重。
從水路運輸,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連運輸途中的消耗也會響應減小。
要不然供應五十萬大軍糧草運輸,需要大量的役夫。
即便這些役夫的伙食很差,但每日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有了河渠的運輸,將大大降低損耗。
修建運河,多被評為罪在當代利在千秋。
甚至後世一位姓楊的皇帝修建大運河,被評為亡國的導火索。
連當初大秦修建鄭國渠,也是六國的計策。
六國認為修建河渠,花費大量財力物力民力。
所以提出了消耗大秦國力的策略。
趁著大秦招攬六國有識之士投效的機會,讓水利專家鄭國投效,然後提出修建大渠的建議。
一旦秦國按照提議修建長大三百餘里的河渠,至少會耽擱十年的時間。
在此期間,將會動用大量的役夫進行修建。
甚至因為而耽擱農耕!
七國中最強大的秦國,可能因此而國力衰退,再無征伐的能力!
在預計中,即便最差的結果,也能拖延秦國十年,給六國足夠的發展機會。
鄭國提出此建議後,當時掌權的呂不韋痛快答應下來。
並招募了大量役夫修建。
六國聽聞秦國上當的訊息大喜不以,一個個伸長了脖子等著看笑話。
等著大秦的國力被這條河渠給拖垮。
在當時,延綿三百餘里的河渠可謂是超級大工程了!
結果也正如預期那般,秦國的人力物力都被這條河渠拖住。
六國也贏得了喘息發展的時間。
不過
結果卻大大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因為河渠的修通,長大三百餘里的河渠周邊灌溉出大片肥沃的土地。
秦國趁機發布檄文徵召六國百姓入秦!
不但減免三年賦稅,還幫忙建房,送田地送耕牛農具,待遇好得不得了!
導致大量六國百姓紛紛遷徙到了秦國,讓糧食更加的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