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下,宋安然身穿白衣,寬袍大袖,腰間繫一條紅色腰帶。她端坐在琴前,十指翻飛,琴聲悠揚,讓這山中小宅平添一份生氣。

白一抱劍立在宋安然的身後。

喜秋則半跪在地上,正伺候著紅泥小爐,準備沖水泡茶。

喜冬則端來一碟殿下,安置在小几上。等宋安然餓了,就可以吃。

宋安然心情起伏,琴音也跟著她的心境變化。時而歡快,時而憂愁,時而平靜,時而激烈,時而如春風拂面,時而如冬日寒風。

琴音伴隨著小宅眾人,大家都聽得入迷了。

宋安然很少彈琴,可是每次彈琴必能震撼身邊的人。

宋安然低頭看著琴絃,無需思考,手指就能準確地彈出每一個音符。這些音符早在數年前,就已經深刻在她的記憶中。

宋安然如同顏宓一般,學過的東西,見過的人,總是很難忘記。

宋安然抬頭,望著山腳下,顏宓何時歸來?顏宓此次離開所為何事?

宋安然一想到顏宓,心也就跟著亂了。

心一亂,琴音也跟著亂了起來。宋安然半點不在意,她彈琴只求隨心所欲,抒發情感。所以即便她許久不碰琴,她依舊能夠彈出震撼人心的音樂。

夜色如水,層層疊疊,像是一層又一層的黑色紗布矇住了天空。

三更將到,顏宓今晚還會回來嗎?

宋安然心頭有太多的疑問,還有擔心。可是她卻不打算告訴任何人。

白一警惕地朝密林深處看去,那裡好像有人。或者只是她的錯覺。

宋安然不管是不是錯覺,她只盯著下山的路。那也是顏宓回來的路。

彷彿是永久,又彷彿是一瞬間,一個影子從天而降,手中提劍,直接朝宋安然刺來,又在離著宋安然面目兩寸遠的地方堪堪停住。

宋安然則始終鎮定如山,琴音流暢,絲毫不亂。似乎她根本不知道有一柄劍正指著她。只需對方輕輕往前刺一下,宋安然的絕色容顏就會破相。

白一如臨大敵,一口氣提上來,瞬間又洩了。

只因為那人便是顏宓。

顏宓自然不會傷害宋安然。

顏宓嘴角微翹,眼神邪氣,連帶著嘴角的笑容都帶著一種放蕩不羈的味道。

他低沉的嗓音伴著琴音,那樣的迷人,就像是直接鑽入了人的心裡面。

“安然,你為我彈琴,我為你舞劍。”

宋安然面無表情地看著眼前的劍,接著她的目光順著劍來到顏宓的臉上。熟悉的面目,熟悉的味道,連那個嘴角微翹的幅度都是熟悉的。

宋安然輕聲一哼,手中動作加快,琴音頓時變得激烈起來。

顏宓退後三步,伴著琴音舞劍。

宋安然的琴音激盪人心,像是身在戰場,千軍萬馬從身邊掠過。

與此同時,伴隨著琴音,顏宓的動作也是大開大合,激烈又勇猛。他像是坐在駿馬上的大將軍,正在指揮著千軍萬馬衝鋒。他身先士卒,殺敵衛國。身邊血腥滿地,卻不改初衷。

琴音中帶著殺意,顏宓的手中劍更是殺氣瀰漫。

周圍下人瑟瑟發抖,已被二人的殺意給驚住。

就將千鈞一髮之際,宋安然的琴音突然柔和下來。就像是戰爭結束了,大將軍解甲歸田,來到春暖花開的江南,身邊是吳儂軟語的小娘子。生活寧靜又幸福。

顏宓手中的劍也開始失去了力量,殺意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就是像是在用舞劍逗弄身邊的小娘子,伴著鳥語花香,置身花叢中。此時劍無需飲血,只需同他一樣,塵封在某處,被世人遺忘。

可是劍不同意,他不甘心。他生來就是要飲血的,生為戰場,死也願意死在戰場上。而不是沉迷於溫柔鄉中。

顏宓手中的劍頓時光芒大作,他像是要掙脫開顏宓,迴歸自己的世界。

宋安然的琴音也隨之一邊,變得矛盾,變得激烈。就像是兩個勇猛的男人在爭論,在比試。他們都想打敗對方,都想找到對方的缺點。

宋安然盯著前方的虛影,手指翻飛,琴音流淌。

原本這一切要繼續下去,卻不料在**處,琴音戛然而止。

宋安然的手依舊放在琴絃上,目光卻朝喜秋幾人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