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

 古氏明顯被方氏說動了,宋安樂雖然是庶女,可是她的嫁妝不比侯府嫡出姑娘們的嫁妝少。再說了,庶女配庶子正合適。

不過古氏又搖搖頭,神情有些凝重。

方氏心頭一緊,“老夫人,難不成這門婚事也不行?那宋安然是宋家寶貝,莫非宋安樂也是宋家寶貝?”

古氏擺手,“事情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之前咱們做事莽撞,得罪了姑爺,姑爺這會有沒有消氣,老身還不清楚。再說了,吳家的事情鬧得太不像話,姑爺現在對宋安樂是個什麼打算,老身也不知道。再有,老身總覺著姑爺沒有同侯府親上加親的意思。”

“不會吧。咱們侯府有什麼不好,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要人脈有人脈。若非看重我們侯府這些優勢,宋大人也不會攜全家住進咱們侯府。他住進來的時候不嫌棄侯府這樣不好那樣不好,要結親的時候就開始嫌棄,有這麼做事情的嗎?”

方氏忍不住抱怨。自從宋家住進來之後,這府裡就沒安寧過。宋家有錢,眾所皆知。正因為宋家有錢,刺激得所有人都失去了平常心,個個蠢蠢欲動。她若是不抓住機會,近水樓臺先得月,先下手為強將宋家三姐妹籠絡在手中,那她一定會被全京城的貴婦們嘲笑無能。

如果只是被嘲笑,方氏咬咬牙也能忍。可是眼睜睜看著宋家的銀子進入別人的口袋,方氏無論如何不能忍。所以她要爭取。爭取不到宋安然的婚事,也得將宋安樂宋安芸搶到自家碗裡。甚至連宋安平宋安傑的婚事,方氏也想插一手。

蔣家沒有適齡的女孩嫁給宋安平宋安傑,但是方家有啊,古家也有。

她都想好了,改天找個機會辦個宴席,將古家人方家人全都請來,讓他們將自家適齡的姑娘小子全都帶上,趁此機會來個大相親。反正宋家三姐妹不嫁到侯府,也要嫁到古家方家。

無論如何要讓宋家三姐妹這塊肥肉爛在自家鍋裡,絕對不能便宜外人。

古氏也對宋子期不滿,總覺著這個女婿脾氣太大。住進侯府不像是客人,倒像是主人。事事都得順著他才行。

古氏揉揉眉心,說道:“此事不能著急。老身先同老侯爺說說。要是老侯爺覺著可以,老身再找機會同姑爺提親。”

方氏有些不甘心,“老夫人,要不先讓大老爺去試探一下宋大人。大老爺是宋大人的大舅子,好歹宋大人也得賣大老爺一個面子才對。”

古氏皺眉,覺著不太靠譜。以大兒子的性子和辦事能力,肯定會被宋子期吃得死死的,還翻不了身。到最後只怕沒試探出宋子期的心意,反而被宋子期將侯府的內情打聽一清二楚。

所以古氏搖頭,拒絕了方氏這個提議,“不行。老大人太老實,不是姑爺的對手。此事還是老身出面先問問老侯爺再說下一步的打算。”

方氏無奈,“那好吧。還請老夫人能抓緊時間。兒媳想著如果能在過年之前定下這門婚事,過年的時候也顯得更喜慶。”

古氏笑了笑,“要是沐文媳婦真的死了,過年的時候你可喜慶不起來。”

方氏被噎住,頓覺顧氏病得不是時候,死得更不是時候。雖然顧氏還沒死。

古氏也就是打趣方氏,所以只說了這麼一句就止住了話題。她笑道:“你放心吧,此事老身會抓緊的。只要能得到姑爺的同意,這門婚事遲早會落到侯府手裡。”

“老夫人說的是。”

婆媳二人定下方案,又商量了顧氏的後事,之後就散了。

……

吃晚飯的時候,宋安然讓喜冬將飯菜送到小書房。今兒她不想去大廳和大家一起用飯,因為她心情不好。

雖然顧氏同宋安然沒關係,也談不上感情,可是眼睜睜看著一個人病死,宋安然還是覺著難受。因為顧氏,宋安然又想起早已經過世的蔣淑。再一次後悔上輩子沒能學醫,對醫學皮毛不懂。

宋安然吃了小半碗飯,就放下筷子。端起茶水漱口,之後淨面,換上一身寬鬆的衣服躺在榻上休息。

宋安然先是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才幽幽開口,“喜秋,你說我該不該養個名醫在身邊?”

“姑娘要養名醫,好啊,好啊。可是哪裡去找名醫來養?”喜春率先發話。

喜秋橫了眼喜春這個沒心沒肺的。

喜秋在榻腳邊的小凳子上坐下,“姑娘是因為大少奶奶的病情,所以才生出這個念頭嗎?”

宋安然點點頭,“是,也不是。其實當初母親生病的時候,我就有了這個想法。只是那時候我年歲小,身邊能用的人也少,想法也只能是想法。幾年過去,你們都成長起來,外面的生意也上了規模,手上能用的人一年年增加,銀錢也一年年的增加。我就想著,能不能自己建個醫館,養一個名醫,同時出錢培養那些學醫有天分的人。等他們學有所成,便能惠及更多的人。這也是一樁大功德。”

“姑娘好想法,奴婢支援姑娘這麼做。只是名醫難求,奴婢也不知道該從哪裡去請名醫。而且身為名醫肯定有脾氣,未必願意同姑娘合作。再說了,奴婢也不認為名醫們會大方的將自己的醫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天下人。”喜秋說到了這件事情的關鍵難處。

宋安然嘆了一口氣,她也清楚這年頭,凡是有技術的人都敝帚自珍,生怕自己的技術被外人學了去,所以那些人技術大牛們只肯將技術傳授自家子弟。而且很多人家還規定傳男不傳女。

就是因為這種狹隘自私的眼光,多少珍貴技藝失去了傳承,只能淪為話本里面虛構的玩意。

宋安然想了想,“這件事情的確很難,不過我還是想試著去做一做。做了能不能成功不知道,可是如果不做的話,肯定不會成功。說不定老天爺開眼,看我心誠,有心造福天下人,於是不經意間就賜下一位名醫給我。”

喜秋等人都笑了起來,“姑娘能這麼想也挺好的。那姑娘打算讓誰去操辦這件事情?”

宋安然將所有人選在腦子裡過慮了一遍,最後說道:“就讓張治去吧。”

張治是宋安然當年培養的十個人中其中一個,他這人擅經營,為人圓滑卻又不失風骨,三教九流都吃得開。早年落魄,後來進入宋家做事,被宋安然看重,於是宋安然就拿了一個鋪子給他管,培養他的經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