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子明當居首功,”皖縣守備將軍府的廳堂裡,孫權威嚴的端坐在正中,掃視了眾文武一眼。

董襲和徐盛感覺如芒在背,羞愧的低下了頭。

先前他們一個獻策築土山,一個獻策造虹橋。

要按照他們倆的策略,想要拿下皖縣恐怕要幾十天以後了。

可是用呂蒙之策,直接強攻,不過半日便已經攻克了城池。

由此也可以看出,呂蒙的判斷力要遠遠強於他倆。

不過呂蒙畢竟資歷尚淺,聽主公如此誇獎,連忙道:“此皆諸將用命,全軍死戰之功,末將不過是盡了本分,當不得記功。”

孫權讚賞的看著這員謙虛的年輕將領,心中十分滿意,點頭道:“子明不必謙虛,我說你當的,你就當的。

待拿下合肥時再行封賞。”

呂蒙是孫權從軍中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所以他對孫權感恩戴德,以報答主公知遇之恩。

孫權對呂蒙也深為信任。

而且這個呂蒙不止勇猛過人,同時還深通謀略。

此前孫權一直對如何平衡手下淮泗武人,與江東本土豪族兩派勢力之間的矛盾頭疼不已。

淮泗武人從孫策時期的江東絕對主宰,驟然降為與本土豪族同等地位,自然感到不滿,鬧著要打回淮泗老家。

而本土豪族卻因為孫權太過於倚仗淮泗舊勢力,不信任孫權。

所以孫權感到進退兩難。

兩派勢力他都需要平衡,但兩派又積怨頗深,主張相對,真的很難平衡。

不過呂蒙向孫權提議——駐軍濡須口,卻完美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濡須口在合肥以南,緊鄰合肥,但是卻屬於江東的地盤。

於此駐軍,一方面可以向淮泗武人表明心志,一定要帶領他們打回淮泗老家。

另一方面又向江東本土豪族表明,他孫權是代表江東人士抵禦曹氏,與他們同仇敵愾,是自己人。

正是這麼一個一舉兩得的策略,從此讓孫權高枕無憂,輕輕鬆鬆的平衡了兩派勢力。

由此呂蒙的謀略也進入了孫權的視野。

在孫權心裡,呂蒙是將來能替代周瑜做大都督的完美人選。

至於周瑜,孫權可謂一言難盡。

他急需要這位“老臣”支援,來坐穩江東之主的位置,同時這位“老臣”是淮泗武人集團的領袖,也給他出了許多難題。

所以他才遠遠地把周瑜那幫老臣支到南郡去,等拿下南郡,就讓他們在那邊駐守……

“大軍休整一日,明日一早,向合肥進發,”孫權站起身來,意氣風發的道。

“諾!”眾文武齊聲答應,信心滿滿。

此戰他們集結了十萬大軍,可謂兵精將勇。

拿下皖縣僅用了半日,拿下合肥應該用不了太久……

……

合肥守軍主將為張遼,副將為李典,守軍僅有七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