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關西府庫要比漢室還要富裕,軍隊規模比東漢還要龐大。

周圍的胡虜在此時只能選擇學習一項歌舞技藝,使自己變得能歌善舞起來。

有充沛的府庫支撐,徐榮打敗屠各部落,變得理所當然,不值一提。

至於用什麼手段打敗的屠各部落,是漢武帝那種泰山壓頂似的龐大攻勢,還是李靖那種三千鐵騎突襲,以點破面。全看將領風格,自由發揮。

很顯然,這方面,只要君主不過分干預,前線將領的指揮都比較專業。

當初張瑞將北庭鎮撫使事務託付給了徐榮,首項考驗就是讓徐榮自己想辦法收復五原郡。滅屠各一戰,張瑞早就將作戰自主權交給了徐榮。

王昶向張瑞介紹道:“滅屠各一戰,徐將軍變化若神,因敵制勝,實在是精彩非常。”

“屠各諸部分散,北庭將圖進取,徐將軍乃於雁門郡召集諸胡部落。騎兵數萬,蒞以威神,玄甲耀日,旌旗蔽天,聲勢浩大。”

“然屠各皆嘲笑徐將軍遲鈍,有此聲勢,屠各部落焉能不知?於是各部準備秣馬厲兵,與北庭一戰。”

“但徐將軍卻親率驍騎三千,自朔方郡出其不意,直趨九原以逼之。”

“雁門郡在五原郡以東數百里,中間隔有云中郡。而徐將軍卻自五原郡西方之朔方郡殺出。屠各毫無防備,見朝廷大軍突至,盡皆大懼。”

“屠各豪酋紛紛顧相謂曰:中(和諧)國若不傾國而來,徐榮豈敢孤軍而至?”

“於是屠各部落一日數驚,皆以為西方有我關西二十萬府兵,東方有數萬胡騎。各部牧民驚懼潰逃,諸部叛離。”

“而後徐將軍五戰五勝,將屠各驅逐出塞北。“

“大軍既勝,雁門郡胡騎再無遠征怨言,爭相追逐,以掠奪屠各財富。”

“胡騎未經戰事,一直養精蓄銳。因而徐將軍擇其中精銳三千人,隨其中軍千人殺出塞外。”

張瑞滿意的點頭,這也應了自己所想。

只要自己不隔著數千裡進行微操,給前線將領足夠的作戰指揮權,這些征戰多年的沙場宿將通常都能奏以捷報。

以少勝多的戰役之所以那麼出名,就是因為以少勝多實在是太難了。

所有軍事家與名將都推崇一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孫子兵法·行篇》: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關西的整體軍事實力超過胡虜太多,有充足的府庫支撐,勝利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哪怕其中有挫折,比如徐榮偷襲失敗,遭遇小搓。最終還能依靠數萬胡騎碾壓過去。

只是經過徐榮的指揮,大軍以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戰果。

想到關西的整體軍事實力,張瑞興致被提起,對兵部中郎王凌說道:“似乎已有數月未關注關西軍力,如今涼州、益州、徐州、幽州皆新設一批折衝府,如今關西大軍達到何等規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