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再看一眼這強盛帝國(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建康三十五年,光明宏偉的昭華宮內,縈繞著淡淡的薰香味。
高大寬敞的宮殿迎著東方朝陽,盡顯帝國的威嚴宏大。
一張張米白色坐塌在豔紅的地毯上整齊排列,一隊隊衣袂飄飄的宮女在坐塌旁玄黑色的矮桌上擺放好精緻的茶杯。
每個杯子都筆直成線,昭顯帝國的禮儀與嚴整。
往日裡,廷議都是百官先到齊,張瑞才最後入場。但今日,張瑞早早的便坐在了龍椅上,等候著帝國的每一位宰執大臣進入大殿,為自己展現這帝國盛世風貌。
最先抵達昭華宮的大臣是工信司少尹杜畿,這位功績常為天下最的公卿大臣,年比張瑞大八歲,已經到了乞骸骨的高齡。
杜畿在六十五歲之後也曾數次乞骸骨,但都被張瑞笑著駁回,一再對其溫言相勸,說陪朕走完最後一段旅程。
六十五歲,在後世官場上正是要大展宏圖的時候,普通官員可能也還沒退休。大明的閣老們七老八十依舊宰執朝政的人大有人在。
孟朝其實亦是如此,朝堂上的公卿們都已經頭髮、鬍鬚斑白,是真正意義上一朝元老,社稷柱石。
杜畿進入大殿,見到張瑞,立即十分恭敬的行禮,說道:“臣拜見陛下,恭問陛下聖安,願陛下與天不老,與國無疆。”
張瑞笑著說道:“若真如此,怕就成了一個老禍害了。起身入座吧。”
杜畿畢恭畢敬的拜謝行禮,然後輕車熟路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杜畿的恭敬,是絕對發自內心肺腑的。
在聖朝建立之前,世間黑暗腐朽,四方崩裂離亂,百姓生靈塗炭。世人入眼所見,完全是一副人間鬼蜮模樣。
誰也不曾想過,聖天子只用了短短十二年的時間,便肅清寰宇,使天下河清海晏。
然後聖天子在位三十餘年,中原繁華鼎盛,疆域武德,都達到一個前所未有德高度,誠可謂光明至德,澤被無疆,自古以來,未之有倫也。
張瑞此時的聲望,甚至要超過安史之亂前的唐玄宗,靖康之難前的宋徽宗。
宋徽宗就是張瑞最好的前車之鑑,比唐玄宗還要深刻直接。
談及宋徽宗,所有人都會想到靖康之難,彷彿是王朝末世,一片風雨飄搖。
其實北宋的滅亡就是大唐安史之亂的進階版,由盛世巔峰瞬間墜入深淵,崩潰滅亡。
用南宋史學家徐夢莘的話感慨:“靖康之禍,古未有也。夷狄之為中國患久矣,是皆乘草昧、凌遲之時,未聞以全治盛際遭此易且酷也!”
宋徽宗,如果早去世三年,那他的廟號一定不是徽宗,而是“武”,被冠以宋武帝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