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張瑞的著書設想(第2/2頁)
章節報錯
工業區便是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孟朝獨特產物。
如今矛盾激化,所有公卿都在反思,自己一直以來是否心存諂媚。
僅因為皇帝的意願,便將社稷天下帶向一個未知的方向。
“陛下到,諸卿拜迎!”強硬自信的禁軍喝唱聲打斷了所有人的幻想。
緊接著當朝強勢而威嚴的皇帝帶著一陣冷風走進屋內。
所有公卿大臣紛紛收攏了心神,整齊的躬身行禮,說道:“臣等拜見陛下,恭問陛下聖安。”
張瑞大步走到自己的座椅前,正襟危坐,然後看向眾人,說道:“免禮,且入座。首輔,還有哪幾位大臣未到?”
審配立即正身回道:“稟陛下,兵部中郎王凌巡視長安南大營在外,尚未來得及返回。督察院左都御史傅巽檢查永安倉城,亦未返回。”
“暫不管他們,開始廷議吧。朕今日不想多說無用之事,只想聽取卿等諫言,如何將范陽工業區之事壓下去。”張瑞強硬開口。
關於理想社會的詳情,大同社會與工業社會的爭執,張瑞最近已經聽錦衣衛彙報過太多次了。
這讓張瑞不由的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應該著書立傳,將工業社會的未來與大機器生產的思想推廣出去。
但想到要與尼采、康登、馬哲一樣寫出一系列影響世界的恢宏鉅著,哪怕是抄襲,照搬,張瑞一時間也感覺這是老虎吃天,不知該從哪裡下口。
所以張瑞只能壓下所有人的分歧,先把眼前這道難關一同度過去再議將來。
廷議一開始,內閣輔臣裴潛搶在鐵血首輔審配之前開口,說道:“陛下,無論如何不能處罰這名工坊主。一旦朝廷對其予以處罰,就證明朝廷承認工業區的設立,是一項錯誤決策。”
而若是承認了這一點,就等於證實了朝堂上皇帝是昏聵之君,公卿是諂媚之臣,整個國家腐朽黑暗,無宏遠之策,無治國之能。
這會導致剛剛安定下來的天下,再次暗潮湧動。
更關鍵的是,這項政策是皇帝一直強力推動的,到時候豈不是打皇帝的臉?
張瑞能理解裴潛的用心,問道:“那該如何處置此事?”
審配端坐在坐塌上,挺胸闊背,氣勢強硬,說道:“不與處置,無視清流等跳樑小醜。”
工業區能夠富國強兵,是審配樂見其成的,所以審配堅定支援工業區的推進。
但不予處置,或許朝廷能夠穩住氣度,但無論結局如何,民間都會有物議與芥蒂。
這與愚民政策無異,把天下百姓都當作不明情理的愚夫,將會導致朝廷在宣傳輿論陣線上更加被動,失信於百姓。
工部中郎裴輯開口說道:“終究是要考慮民情輿論。臣有一議,與其坐視民間沸騰。不如將百姓關注點引到他處。”
“嗯,朕以為可行。只是當為之奈何?”
“能壓過此事的,必然是另一件關乎天下百姓的大事。為配合黃金券推行,工部有份宏大規劃,於天下廣修水利設施。用這份遍及全國的方案,吸引百姓目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