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傷寒的有效控制(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孟朝武德昌盛,絕不是一句虛言。武廟七十二將,不算在立國之戰中功勳彪炳的高順、徐榮、馬超等人,孟朝一朝也能夠獨佔近十席。
而在如今張瑞關切的醫療方面,古代四大名醫,孟朝更是佔了半數。
因為是張仲景舉薦的華佗,所以二人覲見時,便以張仲景為首,同時向張瑞行禮說道:“臣等拜見陛下,願陛下萬壽無疆。”
張瑞笑著說道:“免禮,借卿等吉言,朕亦希望能夠長壽康泰。”
華佗語氣堅定的回道:“臣每月都會為陛下把脈一回,脈象顯示陛下氣血充實,精力旺盛,宮廷膳食清潔,搭配合理,只要陛下不動火氣,必可堪比南山長壽不老松。”
“哈哈。”張瑞開懷大笑,說道:“這可能是朕今日聽到的最令人舒心的話語了。都且入座。”
二人拱手行禮,入座後,張仲景說道:“拜謝陛下賜坐。不知吾等有何能夠為陛下效率之處?”
張瑞說道:“卿等居於長安,想必也聽說過,我聖朝頗缺人力。一名青壯勞力,從呱呱墜地,到初識大義,能夠創造財富,至少要十六年。”
“但死去卻只需要一把利刃,一個意外,一次疾病。一場瘟疫,死者成千上萬。”
“故而醫者每多挽救一個性命,對我聖朝都至關重要。”
“朕今日就是想聽卿等講解一下醫療方面事宜,稍後有事相托。”
聞言,張仲景立即肅容,答道:“臣今日方知治病救人不僅關乎一人性命,更關乎聖朝偉業。”
“臣執掌長安學宮醫學院,對醫療詳情掌控乃臣之本分。臣先為陛下概述一下我朝醫療情況,在我朝最常見之瘟疫乃是傷寒。”
“自前漢起,傷寒便不絕於州郡。世謂之,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百姓不知疫病緣由,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也。前朝張角,便是藉此而起事。”
張瑞點頭,表示很有歷史錯位的感覺。聽《傷寒雜病論》的作者講述傷寒。
不過傷寒的恐怖背景,張瑞也有所瞭解,在冰河時期,這種瘟疫導致漢末死亡人口數以千萬計。
享譽文學史的“建安七子”便是在這次瘟疫中,慘遭“團滅”。除了孔融和阮瑀是在此之前離世外,其他五位詩人一個沒能擺脫瘟疫的詛咒,全部命喪傷寒。陳琳、劉楨、徐幹、應瑒死在河北,王粲死在南方。
這種事情,細思極恐,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但張仲景卻面帶笑意,說道:“但傷寒在我朝得到顯著遏制,幾乎消亡。而且醫學院最新研究確切表明,以往醫學對傷寒之論有極大誤解。”
“往昔醫者皆以為漢末以來氣溫寒冷,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但醫學院確定,傷寒並非是因為氣溫下降,陰陽失位。”
張瑞興致瞬間提起,自己還真不知道傷寒的起因是什麼。一直以來都是顧名思義,以為是冰河時期氣溫下降導致的瘟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