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民族思潮湧現(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筵經館激烈碰撞的兩個思潮分別戰爭背後的政治理念:“心胸光霽”與“君子固強”。
一連二十餘日的激烈爭論,甚至連在深宮中的蔡琰都有所耳聞,央求著張瑞一起來這裡聽一聽各方精彩紛呈、舌燦蓮花的論道。
張瑞後宮之中一向派系複雜,這可能是女人的天性,就愛勾心鬥角。
像孟朝朝堂公卿數以百計也只分三派,元老派、科舉派與將門派。
可張瑞後宮不足百人,派系已經多到不可勝數,例如詩書派、尚武派、姐妹派、千金派、權貴派、降臣派、貢女派等等等等。
這其中詩書派佔據了絕對優勢,因為皇后趙虞、貴人蔡琰、貴人甄宓都是這個派系的。
蔡琰提議之後,趙虞、甄宓都表示了支援。除了興趣相投,也是向皇后示好。
如今的孟朝輝煌光明,國勢蒸蒸日上。所有人都想不到,除了皇權更替可能動搖國本之外,有任何其他可能會傾覆這個龐大帝國。
所以,包括當朝皇帝張瑞在內,整個朝廷對太子張佑安都極為看重。只希望他能健康安泰,將來繼承大統。這導致,張佑安的太子之位,沒有任何人可以動搖。
三位妃嬪各施手段,張瑞堅持了三天,就只能扶著牆表示屈服。再不同意,自己的老腰怕是要堅持不住了。
畢竟自己穿越至今已經十三載,三十歲的皇帝精力已經不比當初年富力強,一下午食髓知味,能在蔡琰身上索取四回。
到筵經館去聽人講經論道,張瑞自然沒有大張聲勢,用皇帝依仗。而是邀了筵經館主人甄儼作嚮導。
於是今天在筵經館內的諸人便驀然發現,館內多了許多生面孔,而且一個個身高八尺、孔武有力,怎麼看都是猛將之才,完全不像是會對學術交流感興趣的模樣。
而且有心人都能發現,會館內的僕人、守衛都驟然翻了三四倍。
立即有人猜出,今日有大人物駕臨,紛紛四處張望。
但誰也沒想到,當朝皇帝就坐在報告廳的最前排。後面三排都被高大的錦衣衛士卒坐滿,其他人連皇帝的背影都看不見。
甄儼坐在張瑞左手邊,向張瑞與趙虞介紹道:“公子、夫人,思潮激盪至今,主要觀念就剩下兩種。”
“其一心胸光霽,可抵遠岸。此觀念領軍者為長安學宮史學院祭酒蔡公高徒,王粲。”
張瑞眉頭一挑,沒想到這一派,竟然還跟自己沾親帶故。
長安學宮史學院祭酒就是張瑞的老丈人蔡邕,即蔡琰父親。
於是張瑞笑著說道:“心胸光霽,可抵遠岸。不錯,我很期待王粲精彩發言。另一派君子固強情況如何?”
“該派領軍者為何晏,常言一身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君子固強,以致遠方。”
張瑞莞爾,學者的論述比較詩情畫意。但大概意思張瑞是明白了,王粲那一派“心胸光霽,可抵遠岸”,主張睜眼看世界,開拓遠方,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以成就王業。
何晏這一派“君子固強,以致遠方”,主張深根固本,將精力放在開發內部,透過強化自身發展,推進文明,強壯諸夏,從而國力遠遠甩開其他民族,震服遠方。
這難怪數十天,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這兩種說法擺在臉上,張瑞一個穿越者都不知道該怎麼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