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毗色伽二世,從前年開始就身染重病,命不久矣,在西域已經眾所周知。西域西部除康居、大宛之外,其他小國都在整兵備戰,打算趁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時,脫離貴霜統治。”

張瑞目露驚訝,看向蘇則,問道:“莫非卿打算統合西域各國?”

蘇則笑著點頭,說道:“此次徵貴霜,臣打算率兩萬大軍出征,再徵調烏桓、車師、高昌、且末等十國軍隊,共計三萬胡騎隨軍征戰。”

被蘇則笑容傳染,張瑞也面帶笑意。在史書上經常看到的胡騎,終於在孟朝也出現了。

大一統王朝征伐四方,經常會徵調胡騎從軍助戰。這就是自帶乾糧的僕從軍啊。

考慮到貴霜信仰佛教,且入主了印度地區。兩個最能削弱戰鬥力的因素,貴霜全佔了。這導致歷史上,貴霜出動七萬大軍,卻被班超一千人給打的跪地請降。

那孟朝出動兩萬精銳步騎,再加上三萬胡騎相助,共計五萬大軍,無論是軍隊規模還是大軍戰力方面,都佔據絕對優勢。

昏聵的貴霜國王去世,國內局勢必然會在一段時間內陷入動盪,軍事調動不暢,縱然貴霜國內有五十萬大軍,能及時調到前線作戰的軍隊,可能也不及五萬。

這種情況下,佔據絕對優勢的孟朝大軍能夠打出摧枯拉朽的戰績,一路高歌猛進,迅速打進貴霜國都。

說不定孟朝大軍已經兵臨城下,貴霜還沒定下究竟哪個王子繼承王位。

退一步而言,就算新任國王已經登基。蘇則也可以將其罷黜,扶持另一位主動臣服,願意作孟朝藩臣的王子登基。

想到孟朝剛建立,就有可能征服四大帝國中的另一個,設立其為藩臣,年年收取歲貢。

張瑞的心情頗為激動,對蘇則說道:“朕會下令涼州布政使將敦煌、張掖、酒泉一帶府庫存糧送往安西,使卿無後勤之憂。另外朕再派遣兩員良將,助卿一臂之力。”

孟朝大軍中良將雲集,往日裡都在中原參與群雄逐鹿,一統山河。

蘇則完全不敢奢望能從朝廷手中要幾位良將相助。如今朝廷穩固,是時候將驍勇良將調往邊疆,主管一方了。

有當世名將相助,蘇則對大敗貴霜,將更有把握,因而關切的問道:“不知陛下欲將何人調往安西?”

蘇則最希望的兩名將領當然是帝國雙壁,羊承、諸葛亮既年輕,又有才華。到了安西方便指揮,又不會與自己爭權。

只可惜,這兩人一個去了江南水澤,一個去了遼東雪原。

看著蘇則緊張而又關切的表情,張瑞一笑,能體諒他的難處,因而沒有派資歷太老的將軍。說道:“左驍衛右將軍長孫素。”

長孫素是上一屆的武考狀元,無論騎射武藝,還是剽悍驍勇都為當界之最。與諸葛亮相比,唯一的差距在於長孫素幼時貧困,未能入讀長安學宮,接受兵家學院系統性的軍事薰陶。

但即便如此,其在軍旅中亦屢建功勳,能征善戰,聞名軍中。雖不及武廟十哲,但也是韓擒虎、尉遲恭一級的良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