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徵調胡騎(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承認,這些能臣名士,在諫言勸導方面,真的是十分擅長。各種引經據典,描繪宏圖。
經過蘇則的一番描述,張瑞對萬里之外一無所知的區域,現在就只剩下了一個印象。
貴霜人口上千萬,龐大而又富庶,卻虛弱不堪,軍力廢弛。
這就像是當世的大清,軟弱無能的龐大帝國,擁有大量財富,卻沒有強大的軍力。
只要對著房門踹上一腳,這虛弱的帝國就會轟然倒塌,向孟朝跪地稱臣,進獻天量的財富。
一千三百多萬人口,比關西人口總數還要多。
歷史上赤壁之戰時,中原在冊人口僅六百萬。晉朝統一全國時,人口也才一千七百萬。
有這一千三百萬人納貢奉獻。孟朝的綜合實力,就幾乎等同於額外增加了一份歷史上晉朝的實力。
說張瑞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袁督師的三年平遼,也是珠玉在前。也是對著崇禎皇帝各種描繪宏圖,各種鼓氣誘導。結果一路平遼平到了北京城下。
這方面,張瑞也沒有比崇禎皇帝強到那裡去。
萬里外西域的情況,對張瑞而言完全籠罩著一片黑幕。歷史外掛失效,只能任由這些官員去描述一個他們想展現的印象。
張瑞注視著蘇則,鄭重的說道:“軍國大事,並非兒戲,兩萬四千餘將士全繫於卿一身。卿可想好了,有必勝把握,能率領這兩萬士卒,立不世之功?”
蘇則重重的點頭,說道:“陛下,安西數萬將士官吏,勵精圖治,夙興夜寐,就只為能一戰大敗貴霜。只要契機到達,必執其君問罪御前。去其帝號,立其藩輔。”
出師的大義已經確定了,而且威嚴堂皇,無任何人能夠質疑。
貴霜國王,不奉中(和諧)國為主。且僭越尊位,妄稱天子。
諸夏大軍征討不臣,去其帝號,師出有名。
這是中原大一統王朝獨有的驕傲。任何朝代,在中原周邊敢妄自稱帝的國家,無論安南、朝鮮,還是交趾、西域,都要被征討。這些國家也已經習慣了國王登基,需要受中原天子冊封。
所以大軍出征,不會有任何百姓、軍人感覺有失道義。
見蘇則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張瑞也沒什麼可干預的了。官員職責在此,勝則升遷受賞,敗了也要有承擔後果的準備。
張瑞說道:“既然萬事俱備,那朕便不給卿多增加負擔。只是朕頗為好奇,卿所言契機究竟是什麼?”
蘇則見陛下已經默許安西都護府對貴霜宣戰,全權負責對貴霜的大規模戰事,緊繃的心絃終於放鬆下來,語氣輕鬆的說道:“貴霜國王胡毗色伽二世於光和六年(183年)登基,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聵國王。其在任期間,貴霜衰敗跡象明顯。貴霜所羈縻的康居、大宛等相繼宣佈獨立。臣聽聞在其統治西部,呼羅珊、花剌子模亦脫離貴霜統治。”
“貴霜國力、民心等都在持續下降,而在國王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時(公元199年去世,也就是今年),便是貴霜國力、軍力、人心、組織能力降到最低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