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的死,除了皇宮裡大宴一場外,在四方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一切就如張瑞所料,除了好事者,普通百姓都忙於過日子,真的沒有太多閒心去關注一個匪寇頭目與當朝皇帝的是是非非。

再加上朝廷完全沒有張揚大破黑山軍的事情,出了黑山區域,天下百姓都不知道曾經煊赫一時的黑山軍已經覆滅。

八月,整個天下都關注向一件事情。

荊州南郡太守彭羕上奏,南郡糧食畝產十二石。

訊息一經傳出,天下譁然。無數清流信誓旦旦稱之為祥瑞現世。

關東人都以為相較於墾殖,當朝皇帝更重視工商,但只有關西臣子才清楚。皇帝最關注的還是田地畝產量。

這一點,張瑞也是迫不得已。高度發達的農業,才是工商業發展的基礎。畝產量不足,就要束縛更多的百姓在田地裡生產,以滿足基本的溫飽需求。

所以,但凡能提升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業發展的官員、學者都會得到重賞。

精明的官員都知道,如果想在孟朝平步青雲,提高農業水平,是不二佳選。遠比大搞工商業更佳靠譜。

哪怕被譽為關中明珠、太華勝景的華陰縣,平常人也就是關注了那規模浩大的工坊區。而忽視了,皇帝在太華山,首先關注到的是大規模、集體化生產的廣袤田地。正是有這遠超其他郡縣水平的農業生產,皇帝才對規模浩大的工坊區沒有擔憂。

但重視歸重視,並不意味著張瑞失去了理智。

兩千年浩瀚歷史,先祖以無數苦難,給後世子孫留下了太多經驗與教訓。

這是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比擬的。

其他民族的史書沒有諸夏這麼浩瀚沉重。

張瑞每每都不能忘記,自己在史書上看過的平平淡淡一句話,卻令自己眼眶含淚,心胸壓抑。

“我們走了一些彎路。”

平淡的一句話,背後的殘酷讓人刻骨銘心,這是無數先祖在時代的痛苦,是億萬先輩血淚的教訓。

八月中旬,大量錦衣衛抵達南郡太守府。

一臉肅殺的錦衣衛的到達,打破了彭羕關於升官發財所有的幻想。

當錦衣衛用冰冷又不容拒絕的語氣將彭羕請出太守府後,彭羕終於顫顫巍巍的確定了,自己之前所作圖謀,弄巧成拙了!

八月下旬,彭羕被帶入皇宮。

見到張瑞,彭羕完全不敢狡辯,瘋狂的以頭搶地,悲愴的哭喊道:“陛下!陛下!臣一時糊塗啊!臣罪該萬死!”

張瑞正在研究手裡精巧的魯班鎖。魯班鎖又叫六子聯方、莫奈何、難人木等等。起源倒是不復雜,出自諸夏建築中首創的榫卯結構。

這個東西,張瑞越把玩,就越是驚歎於諸夏普通百姓的智慧。

完全不用釘子、繩子情況下,卻能將六根木條交叉固定在一起,組裝成一個立方體。

在國外或許會以為是天方夜譚,但在中原卻就有實物。

而且這種智慧與技術,在漢唐、在兩千後,越是中原鼎盛時期,越是極受重視,但卻在中間,曾被棄之如敝履。

張瑞確實為之嘆息,諸夏百姓如此勤勞、智慧,為什麼最終卻會積弊淪陷,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彭羕額頭已經磕破,大量鮮血順著其眼角流下,看起來十分悽慘。

張瑞卻並沒有多少同情心,說道:“朕初起兵時,所有人都告訴朕,世家、豪強是天下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