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五月初雙方爆發的大規模水面決戰,孟朝水軍將領關羽率領戰艦四百餘艘、水師四萬餘人,與周瑜統帥的江東水師兩萬餘人激戰一日。

孟朝戰艦沉沒百餘艘,江東水師也傷亡四千餘人。

可是這種勝利,對周瑜而言毫無意義。

百餘艘戰艦的損失,對孟朝而言連小搓都算不上。明日,關羽就能繼續再率領四百餘艘戰艦前來迎戰。而江東水師就要用剩下的一萬餘人,去迎戰孟朝齊裝滿員的四萬大軍。日復一日,江東水師只會越來越虛弱。

但偏偏大勢所迫,周瑜還不敢不迎戰。

一旦江東水師龜縮在營中,孟朝水師佔領了江面。大軍就會源源不絕的渡過長江,進入江東。

在陸地上迎戰孟朝禁軍,戰事只會更被動。

周瑜也知道自己是在以人力逆天,試圖裱糊江東這個四面漏風的破敗房屋。

但周瑜的努力還是在五月中旬功虧一簣。

孟朝大量府兵在長江上游跨國了天險,進入長江南岸,直接從豫章、長沙等地向丹陽郡、會稽郡發起猛攻。

孫策親自率兵在這裡防禦,卻也被戰力剽悍的禁軍打的大敗一場。

這場戰敗完全是由孫策的驕狂大意所致。

在戰前,周瑜、孫策定下策略,西線以防守為主,死守城池。由周瑜在水面決勝負。

只要江東水師能擊潰孟朝水師主力,豫章方向的偏師無法孤軍深入,也會退兵。

但孫策見西線前鋒將領是一位年輕小將,便起了輕視之心。

率軍萬餘出戰,意圖一戰擊潰豫章方向偏師,然後去支援周瑜。

但這位年輕將領可是孟朝的帝國雙壁之一,羊承。

羊承在長安學宮中,是出了名的善用兵,變化若神。最擅長戰場臨機應變。

而且他與趙括不同,他手上沒有太多的軍權。就寥寥五千人,他隨便怎麼浪都不會引起關鍵性的戰敗。

於是他當即率軍向孫策發起了猛烈進攻,逼著孫策不得不一次次投入戰場預備隊,以防止戰線正面被府兵砍穿。

善用兵,並不意味著要用陰謀詭計。

羊承就是在以強攻弱,充分發揮孟朝大軍戰力剽悍,人多勢眾的優勢。從而將江東軍隊逼入不利局面。

交戰兩個時辰,孫策就發現了羊承的意圖。他是想誘使自己全軍出戰,陷入疲敝,在日暮時刻,派遣騎兵從江東大軍背後發起猛攻,使江東大軍慘遭覆滅。

以孟朝鐵騎之迅捷,得知前鋒正在大戰,日暮前絕對足夠從中軍支援過來。

泰山之戰禁軍突襲徐州大軍的戰例,孫策研究過。步兵一日都能疾行軍百里,騎兵更不在話下。

所以孫策早有防備,準備了三千人一直沒有投入戰場。

但當戰事焦灼,烈日當空時。孫策發現自己的判斷可能出現了巨大失誤。

因為自己的部署,七千江東士卒要正面抵擋五千精銳孟朝大軍。

雙方血戰到下午,江東大軍的陣形已經支離破碎。損傷之慘重,觸目驚心。陣線隨時有可能崩潰。

大戰到此時,羊承變化若神的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完全不拘泥於一個戰略,隨時可能轉換戰術,克敵制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