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涼州變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從第六天起,各地郡府就陸續感覺到狀告的百姓驀然少了七八成。
往日裡能一日能接收到幾十份狀紙,但現在一天就只能接收到兩三份。
大家都是官員,對彼此什麼德行太瞭解不過。不可能前幾天還貪汙枉法,無法無天。僅過了幾天就絕不敢越雷池一步。
事出反常必有妖,能作到郡府一級的官員也沒人是傻子。對這一反常現象,官員們比關注百姓案情還要積極百倍、千倍。
前者只是一些小民的生死問題,而後者卻關乎大老爺們的烏紗帽。孰輕孰重,大老爺們看的太清。
在這種全力以赴下,郡府官員很快就搞清楚了狀況,州府就派人攔在郡府門口,看到上告百姓就給攔下。
州府官吏現場幫百姓判斷案情,伸冤平反,釋放囚犯。
各郡官員直接跳腳,這不是把郡一級官員往火坑裡推嗎?感情到最後,貪汙作惡的是你們州縣,扮好人裝清官的還是你們州縣。就我們郡府一級完全事不關己,最後卻擔了毫無作為的罵名?
這真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就我們郡府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活該受罪了唄?
一旦監察御史、巡查使發現這種情況,郡府官員們是有理也說不清了。
但還沒等郡府官員們想出對策,石破天驚,震動涼州的一案發生。
武威郡休屠縣,一戶氐人,全家老實本分,並沒有參與叛逆。
氐人是張瑞非常欣賞的一個種族,這個種族是所有胡族中與諸夏最像的。其俗能織布,善田種,畜養豕、牛、馬、驢、騾。
所以縣中小吏看中這戶胡人家中的少女,少女長得面容清秀,又知書達理,能彈箜篌,織素絹。是個婚姻良配。
於是小吏將其父關押入獄,強迫少女就範。
其家人前往郡府狀告,卻被州府的官員攔下。
州府官員們攔截百姓,可不是他們德行高尚,一心一意為百姓作主。而是彈壓各種狀告,阻止縣一級大量官員暴露醜聞。
在此基礎上,他們會責令縣一級的官員別做的太過分。有人狀告,就趕緊放人。別把事情鬧大。
當今皇帝被譽為聖人天子,只要事情鬧大,一定會心繫百姓,血洗整個涼州官場。
可是州布政使司官員們日夜提防,千憂萬慮的事情,還是爆發了。
顯美縣的這名小吏答應了放人,卻故意拖延了三日。並趁此機會,深夜前往這戶人家家中恫嚇,故意誇大的說:“就算去狀告又如何?縣、郡、州三級官員都是他的同黨。誰能奈何他?要想救出你父親,除非你乖乖爬上老爺我的床。”
這本就是一戶單純、本分人家,是最心慕王化,積極歸化的氐人。自始至終未曾參與叛亂。
少女就要同意,其母卻不堪受辱,一頭撞上了院牆。
隨著事情鬧大,小吏心虛,留下幾句恫嚇就逃之夭夭。
但幾乎鬧出了人命,左鄰右舍都來探望,總有飽讀詩書,心思活躍的親人。
聽聞小吏囂張的恫嚇後,義憤填膺。主動幫忙謀劃,讓少女頭頂《詔登聞鼓令》前往長安,敲登聞鼓伸冤。
《詔登聞鼓令》內容非常清晰,沒有任何繁瑣文字。只規定,若天下百姓受到冤屈,可以進京敲登聞鼓告御狀。
而且濃墨重彩的強調,沿途任何官員敢欺壓霸凌,百姓可以直接把官員綁了,押送京城。
只要頭頂《詔登聞鼓令》,沿途任何官員將校不得阻攔,一律放行,且需遣官吏禮送出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