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專案,有這麼多研究人員已經算是數量龐大。這些人會分去兩千萬錢中的絕大多數,因為他們的知識配得上這份賞賜。

剩下的小部分才會給那些徭役、力士與體力工匠,平均能為每個力士增加兩三個月左右薪酬的獎金。

而這些教習最少也能分配兩萬錢,多者數十萬。

必須要承認,當一個國家越強大,財富越多,物價反而會越便宜。

比如米帝,物價、肉價、油價等等皆極為低廉。二十美刀進超市,能推出一車的肉、奶、蛋、腸。

亦比如晉朝,縱觀史籍,在晉朝史書中見到最多的便是侍女成群,身著綾羅。

雖然晉朝的情況很難說明百姓生活狀況如何,但社會中存在大量財富是顯然易見的。

孟朝與晉朝所處時間段大抵相似,而孟朝工商業更為發達,從四面八方、天南海北各國運送往長安的財富無窮無盡。

這使得長安除了房價以外,所有東西物價都遠遠低於關東郡國。

在小縣城中,想去聽個曲牌,到酒肆宴請一回酒肉,可能要五百錢,而在長安,這些卻只要兩百錢就足夠。

甚至兩萬錢已經能在長安買一個上婢,即容顏、身形、氣質都上佳的美麗少女。這些少女多出自四方胡虜,是軍人們在戰場上俘虜回來的。

比如田豫一次便在幽州擄烏桓男女二十萬而歸。徐榮在遼東,亦一次便擄十萬婦孺而歸。

這些人青壯都送到了北荒,參與墾荒種田。婦孺不善耕種,發給其土地也是任由其在地方餓死。

所以很多人都被充為奴婢,被送到長安,進入大戶人家為婢,或進入小戶人家為妾。

不是張瑞冷漠,而是在這個生產力低下、醫療水平落後的年代,講究人權,完全是書生意氣的幻想。

看孟朝皇室就知道,三個皇子,在古代這個幼子夭折率極高的年代。孟朝官員老老實實,沒有任何人敢提議讓皇子就國。因為能保證三名皇子,最終有一人順順利利的活下來,能夠繼承大統。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漢靈帝那麼多子嗣,盡皆夭折。直到劉辨被寄養在道士史子眇家,活過十歲,才總算打破了皇子必定夭折的宿命。

皇室尚且如此,民間對傳宗接代的壓力就更可想而知。吸納外族女子,進入中原百姓家中,是有益於國祚苗裔的事情。

要知道,張瑞雖然對時代干預很多。但這個時代,終究是與羅馬同期的年代。羅馬軍團在四處攻伐,開疆拓土,俘虜無數而歸。

孟朝卻為了異族女子地位而爭論不休,怎麼看都像是清流誤國的樣子。

而正是張瑞的有意放縱,使得胡姬盛極一時。大有重現盛唐風月得勢頭。

從西域被送到長安的胡姬,終於從當初的公卿堂前,步入尋常百姓家中。

教習們心中火熱,分發了這麼多錢財,只要再添上一些積蓄,就能在牙行買一個風情萬種的異域胡姬。

誰又能夠不心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