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鐵軌試驗(第2/2頁)
章節報錯
屯長立即回道:“稟陛下。列車平穩,如履平地。不知不覺間已行進甚遠,某感覺能夠安坐日行八萬裡。”
“八萬裡”就有些誇張了。不過省心省力,是能夠感受的到了。
看著眼前這支衣裝筆挺,精神煥發的軍隊,任誰也想象不出來,這是行軍十里的一支大軍。
沒有行軍時的泥濘疲憊,沒有經歷煙塵漫天的洗禮。甚至口乾舌燥,枯燥煩悶都沒有。
這支軍隊就以飽滿的姿態抵達了十里外的目的地。
剩下的就看孟朝國力究竟有多雄厚了。能將軌道修至何處,沿途安置多少驛站,為列車更換牽引駿馬。
張瑞覺得等技術完善一下,先修一條從長安到朔方的軌道,並不過分。
只要這條軌道建成,長安大軍在車上安坐,就能日夜不息的開赴向前線。自此幷州北部胡虜,在孟朝眼中就是一個笑話。是可以隨意拿捏,予取予求的納貢藩臣。幷州邊患將永遠告別孟朝百姓的記憶認知。
新一代的孟朝百姓長大成人,就會如同後世現代化社會的公民一樣,完全不能理解遊牧民族的威脅性究竟在哪裡?他們的特長不是唱歌跳舞,樂器表演嗎?
還會騎著戰馬,搖著彎刀,去劫掠打仗?
真是……真是勇氣可嘉啊,他們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
對著肅穆列陣,身高俱在八尺以上的新生代精銳禁軍,張瑞揚聲激勵道:“朕看到列車車廂還是木板鉚接,動力亦只是畜力拉動,如今還不甚完善。但朕可以確定無誤的告知卿等將士,列車將會逐漸改進,卿等乘坐亦將愈發舒適。”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我聖朝纂承洪緒,思弘大訓。必完善文軌,革故鼎新。使卿等能夠朝在荊楚,暮至燕代。忠君為國,修德保民。”
曾經張瑞口述求賢令,百姓們還要互相攀談才能明白張瑞所言。但今日軍中士卒皆精讀文字,初通大義。聽聞張瑞所言,立即熱烈的高呼:“萬歲!”
“萬歲!”
“萬歲!”
隨著檯面上精銳整齊的禁軍踏步走下站臺,列車上負責專案推進的教習,才紛紛走下車廂。
張瑞帶頭撫掌,一陣火熱的掌聲與喝彩歡呼聲瞬間響起。
臺上軍隊慷慨激昂,意氣風發。但幕後這些技術官僚的默默付出,同樣值得讚揚。
尤其火車的全部模組還未研究成功,蒸汽動力火車頭還在緊鑼密鼓的研究當中。
張瑞無論如何也不能寒了這些功臣的心,因而張瑞打算給予這些功臣們一份豐厚的獎賞,以激勵科學院各個專案的發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