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戰亂導致官府手中有大量荒田,足以滿足百姓授田所需。

政令一頒佈,幽州百姓歡呼雀躍。

剛剛經歷了朝廷免稅,能掙扎煎熬到明年的百姓,對明年生活充滿了希望。歷經數十百年的腐朽,幽州百姓們已經完全想象不出來,家家戶戶有百畝良田是什麼樣的情景。明年秋收後,家中該存有多少糧食。

這時候,百姓都安心待在家中,等候官府上門授田。

就算豪強們強拉硬拽,也休想將這些百姓拉上戰場,與朝廷對抗。

七月,官府在初步授田,取信於民後。

忽然頒佈一份政令,“限婢令”。

限田限婢,並非孟朝首創,西漢末年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便聯名奏請:諸侯王、列侯皆可在封地佔田,列侯在長安佔田,公主在縣、道佔田,及關內侯、吏民佔田,均不得超過三十頃。諸侯王可佔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佔百人,關內侯、吏民三十人。

但此議因不利於官僚貴族,故未能貫徹實行。

慶幸的是,在孟朝幽州並沒有什麼能阻礙朝廷政策的頑固勢力。

於是朝廷頒佈了最嚴格的限婢令,列侯以下蓄奴婢百人以上者,以謀逆罪判處。

這一刀無疑是砍在了幽州豪族最重要的大動脈上,豪族有良田萬頃,若沒有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部曲進行耕種,那這些良田還有什麼作用?

尤其幽州、幷州統一了稅收法令,田畝累進位制收稅,千畝以上的土地十稅其八。

這可真是叔能忍,嬸嬸也不能忍。

政令一下達,幽州六郡,二十餘位豪強揭竿而起,傳檄天下:孟賊張瑞,暴虐無道,殘害百姓,甚於董卓。篡朝奪位,禍加至尊。幽州豪傑,感大漢四百年之恩,起兵討賊,反孟復漢。

幽州二十餘位豪強各擁部眾,多者四五千人,少者亦有六七百人。又聯結山林間強梁與塞外鮮卑等名王,舉兵十餘萬,掀起規模浩大的叛亂。

舉國天下的豪強都看著朝廷打算如何應對。

但朝廷對此並未發表任何詔令,既未發檄文自證清白,也未在道義上指責幽州豪傑。

只是派左武衛禁軍封鎖了幽州冀州一線,右驍衛禁軍切斷了幷州與幽州之間的聯絡。

一連兩個月,幽州好像被隔絕於中原之外,沒有任何訊息傳出來。

唯獨在冀州、幽州邊境間的百姓,曾經有一段時間傳出一個令人驚悚的訊息,流經幽冀兩州的易水河接連數天一片血紅,完全無法飲用,水中全是血腥味。

但當冀州豪強派人詳細詢問時,這些百姓又矢口否認,打死不肯承認曾經傳出過這種訊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