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商人與官僚的區別(第2/2頁)
章節報錯
田蒙此刻狀態人如其名,一臉懵懂。實在是想不明白聖人天子、滿朝文武是怎麼想的。
這關東無數良田還沒有清查完成,不大力發展關東,跑到北方冰天雪地裡開荒做什麼?
難道這就是自己與朝廷公卿的差距?
“不知某能為狀元郎做些什麼?”田蒙說完,恍然一悟,說道:“某願為北疆事務捐錢一千萬。”
諸葛亮立即擺手,說道:“北疆一片苦寒之地,用不到多少錢財。陛下已撥付黃金萬斤,並不缺田族長這一千萬錢。”
“黃金萬斤?”談到聲音,田矇眼神一亮。雖然經常要向皇宮捐金保命,可不代表田蒙不喜歡錢財。
事實上作為長安第二大豪族族長,田蒙簡直嗜財如命。每次捐金,心中都在滴血。
今天終於見到回頭錢了!
諸葛亮說道:“於北荒墾荒如今有兩大顯而易見之難題。其一是北荒苦寒,土地冰凍僵硬。必須有得力工具,方能在夏秋兩季開荒墾殖。”
田蒙點頭,說道:“是這道理。一片蠻荒苦寒之地,完全不適宜耕種。也不知道朝廷哪位公卿竟然如此荒唐,放著關東肥沃良田不經營,跑去塞外雪地開荒。”
諸葛亮靜靜望著田蒙,眼神深邃如淵。
瞬間靜如死寂的氣氛,讓田蒙後背浮現一層冷汗,森寒一片。立即就明白了,這“荒唐”的主張究竟出自何人。緊張的吞了口唾沫,顫抖著以袖口抹了抹頭上的冷汗,說道:“這……這可真是,獨闢蹊徑啊。聖明無過陛下。有陛下高瞻遠矚,允執國家,實乃我孟朝百姓之福啊。”
“開荒墾田另一大難題在於物資輸送補給。無論是前期供應農具、種糧,還是後期糧食運回中原,都是一項繁瑣浩大工程。”
田蒙能發現其中的巨大商機,只是不解的問道:“狀元郎為何不找朝廷相助?據某所知,朝廷官營有冶鐵、售糧機構。”
諸葛亮平靜的回道:“因為如此會顯著增加朝廷負擔,增加大量官員以配合遼東開發的各種瑣碎需求。”
田蒙不太瞭解北疆形勢,問道:“願聞究竟。”
“遼東開發並非一蹴而就。無論人數、規模,都在逐漸增長。每一階段,所需物資亦各不相同。遼東無法耗費大量人力修建多餘倉儲。官營作坊亦不願每過一段時間,就更改生產品類,以送往遼東。”
田蒙咧嘴一笑,作為一個曾經給軍隊提供屠蘇酒的商人,田蒙實在太瞭解官僚機構的特點了。
官僚最大的特點就是習於慣性,所求最理想狀態就是全年無事。
他們寧肯每天為遼東提供十倍的相同物資,也不願意今天採購一份鋤頭,明天採購一份鋼鏟。
而靈活、方便,正是商人們擅長的方面。
只要有利可圖,不論遼東需要什麼,商人們都會想方設法的送過去。
積極主動性就是盈利商人與領俸祿官員的最大區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