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魏延自閉(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是魏延皺眉凝思之時,一位位士子就已經氣定神閒的放下筆在原地等待。
其中就包括魏延印象深刻的羊承,其卷面工工整整,擺在了一旁,聚精會神的不斷挑眉,挑逗另一位白衣士子。
只是這位白衣士子顯然沒他這麼活躍,很平靜的坐在原地閉目養神,不搭理他的惡搞。
這讓魏延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閉目養神?
難得有機會進入皇宮大殿,作為天子門生。不趁機關注一下皇宮風景,牢記天子容顏。一旦外放,終生也沒有幾次機會再面見聖上了。
他怎麼會選擇閉目養神?
難道其對皇宮風景司空見慣?對天子非常熟悉?
當張榜之後,魏延在同進士出身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隨後立即關注向榜首,究竟誰會在這場龍爭虎鬥中奪得榜首?
一個陌生的名字映入眼簾,狀元諸葛亮,榜眼羊承。
莫名的魏延就無比堅信,這位諸葛亮一定是在殿試中閉目養神的那位白衣士子。
想到那個寧靜淡然,從容自信的身影,魏延心中震撼莫名。
若說羊承被認為註定是能比肩霍去病的當朝名將,那能力尤在羊承之上的狀元諸葛亮,究竟是什麼級別的將領。
豈不是與兵仙韓信、軍神白起、燕昌國君樂毅同列?
可惜這個時代沒有武廟,不然更能驗證魏延所想。
正是因為有這些年輕俊傑,孟朝的軍事實力會如同漢朝一樣,在開國之後處於穩步上升期。
這遠不同於後世大一統王朝,軍事實力開國即巔峰,之後一直在逐年下跌。
大漢在開國時,不能具醇駟,而孝文帝時期已有“車騎八萬五千”,到了漢武帝時期軍力達到了巔峰。武帝在元封元年(前110年)冬十月,出長城,北登單于臺,至朔方,臨北河。親自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餘里,威震匈奴。
孟朝也是如此,開國時的軍事實力、軍事理論、大軍團作戰指揮都只是初級階段。
在建康盛世期間,以強悍的國家實力為支撐,以諸葛亮、羊承、陸遜、陸績、馬超、關羽等一系列天驕名將的訓練下,將會持續上升。
從而令帝國南征北戰,無往不利,滅國無數,將帝國武功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魏延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將來領兵出戰的必然是這些新秀將領。陛下必然要為子孫培養一批年輕將領,為後代皇帝保駕護航。
所以今科的武考狀元必然會承擔重任,魏延立即下定決斷在會武宴後與諸葛亮結交一下,爭取隸屬於其麾下。
可是魏延的計劃還未實施便宣告破產。
會武宴結束,魏延還沒來得及找上諸葛亮,一名錦衣衛便將諸葛亮請到了皇宮深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