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要什麼假齊王,要封也是封真齊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建康元年,天下雖仍然未定,但已經有了盛世到來前的一抹太平氣象。
時人論之曰:建康元年無大事。
天下版圖已基本大定,袁紹的部署與其他的割據政權並無多大區別,據險首要,以抗上國。只是天塹從長江變為了黃河。
張瑞拓定九州,能沉穩持重,不倉促出征,務求平穩走完統一之路的最後幾步。
至於在天下一角,孫策與嚴白虎、王朗的戰爭,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很難影響天下大勢。
群雄割據的局面被掃除,那些曾經割據一方的諸侯自然也少不了被明正典刑。
這方面任何有志於大一統的王朝都不會心慈手軟。
三月,朝廷正式公佈袁術種種罪行,以流虐百姓,塗炭生靈之罪腰斬處死。
一同處死的還有上百名袁術嫡系,淮南官員。
但其中不包括任何獻城投降的官員,哪怕袁術之子,張瑞也沒有殺戮。
因為袁術被俘之後,袁術之子便被部下裹挾,率壽春全部守軍向關西投降。
淮南之戰,朝廷擺出了最堅決的態度。
頑固抵抗者盡皆處死,一個不留。而若有功之士,哪怕只獻上一座縣城,亦絕不問罪,安全無憂。
袁術與袁紹的部下有很大的同質性,相當一部分都是袁氏四世三公的門生故吏,彼此之間關係密切,有書信往來。
這些人安穩無憂的訊息傳到親朋舊友那裡,能極大打消一部分人投降的疑慮。
四月,關於另一位諸侯呂布有了確切訊息,盧縣一戰,呂布趁雨夜逃出大營,投奔了近在咫尺的袁譚。
袁紹、袁譚對呂布的品行皆有所憂慮,但朝廷的壓力,如利刃懸於頸上,讓袁氏不得不暫時摒棄對呂布品德的厭惡,與其協力對抗孟國大軍。
河北大地,地形平坦,正是騎兵縱橫馳騁,所向無前之所。袁紹需要以呂布的才能來抵抗關西鐵騎。
在袁紹得到一位當世頂級猛將效力的同時,張瑞也被迫招攬了大量關東豪傑猛將。
被迫這個詞,形象的描述了張瑞此刻的心情。
若是剛穿越而來那段時間,張瑞能夠剛烈的下令,出動十萬大軍,將這些人全部亂刀砍死。
但如今,張瑞臉上完全沒有一絲怒氣,完全是如漢高祖劉邦一般的寬厚笑意。
九年的時間,張瑞大概是將臉厚心黑的特質已經刻到了骨髓深處。
站在張瑞面前的這些人全是關東豪強,而且是那種擁兵數萬的豪強。
擁兵數萬,聽起來或許有些不可思議。但在亂世中,這種豪強確實存在。
這些豪強個人能力有限,但若資助一位英雄,卻能顯著改善一位亂世英雄的待遇。
便比如劉秀與劉備。漢光武帝劉秀能迅速一統天下,而漢昭烈帝劉備拼搏終生卻也只能割據一方。
這其中有幾個重要原因,其一自然是雙方的軍事指揮能力天差地別。大魔導師劉秀所攻必克,實在非人,堪稱當代韓信。劉備無論真實的軍事能力如何,他前期打不贏曹操、呂布是毋庸置疑的。
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二人的起兵資本相差甚大。劉秀有個豪橫無比的老丈人,河北大豪族劉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