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輿論造勢(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為什麼教習沒有阻止這些赤子之心的學生,讓一群學子衝進了長安?
因為在佇列前排,那些高舉橫幅的就是長安學宮教習。
這支遊行隊伍前後甚至有禁軍淨路,兩側有禁軍維持治安。
學子們的遊行能不順利嗎?
這聲勢浩大的聲援,直接將輿情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百姓們對禪讓一事再不陌生。
所有人都有了牢固的認知,孟公受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百姓再不會有突兀之感。不會一覺起來,驚奇的發現孟公要受禪了。統治天下四百年的大漢忽然就亡了。
張瑞親自走到朱雀門上,言辭懇切的勸導長安學宮學子:”儣牛之駁似虎,莠之幼似禾,事有似是而非者,今日是已。鷪斯言事,良重吾不德“。
看這文鄒鄒的臺詞就知道,這所謂的”勸導“,完全是內閣為張瑞擬寫的臺詞。
張瑞甚至連是什麼意思都讀不懂。
但長安學宮的學子們皆學識豐厚,很快就理解了其中含義,無奈嘆息。
深感孟公之仁厚,道德之完美。也認可了張瑞所說,這些符讖、祥瑞,皆是似是而非,以孟公之光明至偉,豈能因為這沒有明確的天意,就強制受禪?
當然這話反過來理解,就是如今的造勢還不足夠,若有了更清晰,更明確的天意,天下萬民,皆能看到孟公受禪乃是承天之命,一切不就水到渠成?
長安百姓不甘的承認這一事實後,官府立即開始收買人心。
時臘月歲末,新年將至。朝廷大發福利,凡年滿六十歲者皆賜油一甕,肉三斤,糧十石。
鰥寡孤獨,皆有撫卹。
養老扶弱,此乃毫無疑問之善政。
剛有所沉寂的輿論再次被引爆。
無數人扼腕嘆息,孟公這般仁善的聖人,若是升任天子,這天下百姓不就有了期望?何至於像漢室往日一樣,賦稅沉重,徭役頻繁。甚至貪官當道,戰亂頻繁。百姓民不聊生。
越是相比以前黑暗絕望的漢室統治,百姓越是急迫的想讓孟公進天子位。
這一點關東百姓甚至比關西還要急迫。
只有親身經歷了關東黑暗絕望,讓人看不到一點未來與光明的亂世,越是珍惜眼前這歲豐人和的盛世。
以前年末是所有百姓最緊張害怕的時候,因為存糧已經見底,官府卻年年想方設法增加賦稅。百姓只有向外繳納保命糧的經歷,何曾想過還有能往家裡搬東西的時候?
那些鰥寡孤獨、老弱病殘,逢人便誇孟公仁義,是當世聖人。
聽說天下都在討論孟公是否應該受禪?
這還用討論?那些說孟公不宜受禪的人都沒有良心!
百姓的良心究竟有多貴重?在這亂世剛過的年代,大概就值一甕油,三斤肉,以及十石谷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