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說張瑞絕對信任的幾個人,也就是自己的外戚錦衣衛都指揮使趙雲,武將之首的高順、張瑾,與內閣首輔審配。

人生在世,周圍會有太多形形色色的路人。但能有二三真心相交的摯友,便算是一件幸事。

因而張瑞說道:“審閣輔亦已經同孤談過此事。天下已山河一統,孟國無數文武都在等待更進一步。應期受禪,非孤一人之好惡,而是無數官員之意願。”

“但畢竟正統國祚,神聖威嚴,不容倉促輕侮。此事孤打算交由汝及審閣輔操辦。審閣輔推動受禪流程,汝維持天下穩定。”

高順起身,說道:“某必不負孟公所託,誓保受禪之事穩如泰山。”

張瑞點了點頭,從桌案上取出一份冊文,遞給高順,說道:“此乃審閣輔遞交之官員任命,汝務必要保證此份任命穩妥交接。”

高順慎重的接過這份冊文,直到離開宮殿,才緩緩開啟。

自古權力由下而不由上。

天子之位,雖然至高無上,但其尊貴卻來自下層官吏的衷心擁護。

張瑞意圖君臨天下,關注的目光卻不在那高高在上的龍椅上。

而是認真的埋頭耕耘,部署下級官員職位。

最關鍵的兩京十二道布政使官員,全部被張瑞換上了絕對嫡系。

直隸承宣佈政使是張瑞的姻親,蔡琰的姐夫,孟朝未來名將羊祜的父親羊衜。

司隸承宣佈政使是張瑞老丈人蔡邕的得意高徒,與張瑞關係密切的宰相之才顧雍。

幷州承宣佈政使賈逵,涼州承宣佈政使張範,益州承宣佈政使溫恢,荊州承宣佈政使楊阜,冀州承宣布政使司馬朗,青州承宣佈政使裴紹,幽州承宣佈政使張既,兗州承宣佈政使鄭渾,豫州承宣佈政使黃權,徐州承宣佈政使陳群,揚州承宣佈政使王機,交州承宣佈政使布騭。

這十四位布政使除了交州的布騭、徐州的陳群因為有特殊原因被留任,以及顧雍因為蔡邕的關係被特殊信任,剩下的所有官員都出身於科考。

唯器與名不可假人。

張瑞在這方面做到了極致。這些人的出仕,與漢室扯不上任何關聯。自然也就沒有為漢室盡忠守節的義務。

天下十四州穩固如山,所有臣民都心向張瑞,那麼受禪就會穩妥平順。不會出現楊堅代周立隋,結果地方貴族官員不滿,尉遲迥、王謙和司馬消難等人起兵叛亂的情況。

當然更不至於像司馬家一樣,面臨淮南前後三次的叛亂。

內政方面安排穩妥,軍事方面張瑞可謂安枕無憂。

關隴將門集團就是張瑞以孟代漢最大的受益者,將會有大量文官武將得以高升,然後執掌一方。

有無數將門子弟在軍中掌控局面,軍隊絕對不會出現任何波瀾。

忠於漢室的官員只要腦子還有一絲清醒,就不會幻想煽動禁軍發起叛亂,反過來為漢室討伐張瑞。

在一切部署妥當之後,十一月,高順率領三萬餘大軍進駐洛陽,更加森嚴的把持宮禁。無數士卒肅立宮門前,嚴禁皇宮內外一切聯絡。

同時駐紮在其他各地的禁軍皆取消休假,在營中保持警備,枕戈待旦,隨時準備開赴一方,平定任何可能突發的情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