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最終決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騎兵盡數牽馬而行,跟在步兵方陣之後。打算在步兵交戰之後,從兩翼殺出,從左右兩側襲擾包圍袁軍陣列。
對面的袁軍也是幾乎一模一樣的佈置,大陣層層疊疊。
只是為了防止關西大軍鐵騎的包抄,袁軍陣型特意進行了前後延展,前軍三千餘人舉盾架弩。中軍三萬餘人列陣在三里之外的一處矮坡上。左軍、右軍各萬人相距中軍數百步。
雙方大軍接近二十萬,佔地方圓數十里。
隨著戰鼓雷鳴,關西大軍率先向袁軍發起進攻。
浩蕩的鋼鐵方陣全線展開推進,旌旗甲冑,光照天地。
高順的中軍設在十幾裡外的一處山坡上,將臺高築十餘丈。
將臺下方是浩浩蕩蕩的的步兵大陣,這是駐隊將士,列陣防禦。全軍甲冑森嚴,列陣齊整,旌旗飄揚。
將臺上除了高順還有十幾位參軍與數十位持令旗肅立的傳令官。
這裡的旌旗,將是指揮方圓數十里戰場十餘萬大軍的核心之一。另一大核心則是將臺下方,規模宏大的軍樂隊。
僅看將臺周圍的陳設,就知道雙方在軍事素養方面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識旌旗,聞金鼓,所以大軍排程順暢,進退森嚴。
高順放下眼前的遠望鏡,由衷的發出感慨,這真是戰場指揮的利器。
袁紹還對十幾裡外的軍情一無所知時,自己已經能對前方戰況瞭如指掌,並及時下達了作戰指令。
袁紹軍焉能不敗?
在觀察完戰場局勢後,高順對一旁的參軍法正、荀攸探討道:“袁軍以前軍三千人為支點,意圖以小搏大,待我大軍合圍猛攻其前軍三千人時,中軍殺出。與其前軍裡應外合,大敗我軍主力。”
法正面露嘲諷,說道:“不自量力。其區區三千人就想拖住我關西強軍?正適合殺雞儆猴。”
高順點頭,說道:“某亦是此意。敵軍所有部署皆依託前軍為支點,意圖以中軍主力徹底擊潰我軍。故中軍厚重,而兩翼薄弱。某打算趁其前軍敗績,軍心驚恐之時,掩殺其兩翼。汝等有何建議?”
荀攸說道:“某以為大將軍之部署,必能擊破敵軍。宜令騎兵與步兵協調進攻,無需節省馬力。”
法正想了片刻,說道:“某附議。如今我軍以泰山壓頂之勢而來,當有必勝之信心。宜儘早展開騎兵,在兩翼襲擾敵軍,及時展開追殺。力爭一戰覆滅河北主力。”
既然兩位關西最頂級的參軍都是如此建議,高順便從善如流。下令道:“樹旗,令兩翼改為進攻陣列,立即發起猛攻。”
“令中軍列箭陣,以全弓弩之陣,立即擊破敵前軍。”
隨著將臺上令旗變換,漫長陣線上步伐整齊,徐徐如林的大軍,陣型猛然一變。
左右兩翼最前方的弓弩手整齊止步,側身而立。在弓弩手之間留出的甬道內,一隊隊舉著櫓盾、長矛計程車卒迅速向前。隨後櫓盾長矛架起,密集的方陣迅速向前推進。
而中軍將士則站在了敵軍前鋒陣前百餘步的位置,面對敵方架弩、持盾的密集陣列,無數士卒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