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將江都發展成後世揚州那種經濟重鎮、南方經濟、政治、文化、技術中心,張瑞其實有八九成把握,能夠壓縮數百年的歷程,加快這一程序。

這種想法看起來有些天馬行空,急於求成。但卻是有一定的基礎條件的。至於能否推動成功,就要看張瑞的操作水平。

這種基礎條件首先是人口,朝廷在統一淮南之前,在冊戶籍是一千八百萬。如果待明年統一了人口大州冀州、荊州,那麼人口可以輕鬆突破兩千三百萬,再加上幽州東部、與揚州南部,人口絕對超過了兩千五百萬。

注意這兩千五百萬人,只是初步統計,人口就高於晉朝統一時的一千七百萬人。

清查隱戶、安頓流民、以及深山大湖裡的百姓返回故居,將會使孟朝人口接近三千萬。

在當初休養生息時,審配、賈詡、司馬芝就力勸過張瑞,關西每年新出生嬰兒近百萬,已經足以抵消關東諸侯的殺戮,力諫張瑞為百姓修養一年,深根固本,平穩結束亂世,以防欲速則不達。

這還只是當初關西的嬰兒出生率,待全國一統時,這個出生率會翻一到兩倍。

張瑞的穿越,還是極大改變了漢末的人口死亡數字。

隋朝大業五年(609年)人口八百九十萬戶,近五千萬人。到了唐武德元年(618年),人口就只剩下了一百八十萬戶,不到一千萬人。

也就是說短短九年,人口五去其四。

張瑞穿越至今也有九年,雖然還未一統山河,但多挽救的百姓性命高達一千多萬人。

也就意味著建康之治會比貞觀之治底蘊多一兩千萬人。

以三千萬人口為發展基礎,每年人口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增長率會十分喜人。

尤其關西醫術的發展,使人口平均壽命從二十二歲開始向後逐漸增長。

這一切都將導致孟朝人口迅速恢復。

當孟朝人口突破四千萬,就能夠有大隋的人口條件。

足以充分開發長江以北的土地,將發展水平推向一個嶄新的高度。

人口充足之後,就能夠積累社會財富。

張瑞對自己最滿意的一項政績就是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從而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手工業的發展。

工業能最大程度的增加社會財富,隨著初級手工業的不斷發展,在江都形成規模龐大的造船業、制瓷業、紡織業,會迅速提升江都的繁榮程度。

所謂盛世,所謂的經濟中心,無非也就是這種情況,經濟高度發達,有規模宏大的工業生產,從而進一步衍生出城市經濟,文化生活,讓無數文人騷客流連忘返。

這些也是張瑞敢有“痴心妄想”的底氣,充足的人口能夠奠定盛世基礎,合理的政策引導是張瑞為這個時代開掛,引領正確的發展方向。手工業為整個社會積蓄財富。

歸根到底,張瑞很少插手軍務,就是張瑞知道自己並不擅長這方面。而為整個社會增加財富,使勢力安穩,百姓富庶,形成強盛的國家實力,才是張瑞一直埋頭奮鬥的方向。

願建康之治能夠使國泰民安,社會富足,百姓安享平寧,而無離亂之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