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江南船宮與水軍建設(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君主專制制度有很多弊端,但是必須要承認,若為帝國執劍的君王是一位英君明主,帝國會爆發出極高的行政效率。
便比如水軍、船宮之議,由於張瑞的強勢推行,沒有推諉扯皮,沒有拖延遲緩,整個帝國將以最高的效率推行這兩項政務。
隨著張瑞的目光放向海洋,帝國豐厚的財富都將投向海洋開拓。無數能臣幹吏,將推動整個時代的海洋發展。
科學院對船宮選址在江都沒有任何疑義,只是說道:“請孟公為船宮賜名。”
“江南船宮,以此船宮助力於朝廷開發江南。”
“諾。”
隨後張瑞看向賈詡,說道:“廣陵太守、江都縣令,賈閣輔可有良臣向孤推薦?要最精明強幹之臣,能極速推動江都發展者。”
賈詡認真思考了片刻,回道:“廣陵太守,需平恆貞幹,清和幹理,有幾個人選供孟公抉擇,十三道御史之一鍾繇,民部市稅曹長丞諸葛瑾,魯陽令毛玠。”
“就魯陽令毛玠吧。”張瑞下定決斷。
毛玠就是為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這一戰略規劃的謀臣,是陳留平丘人。
不過這位眼界寬廣的謀臣,在張瑞從張邈那裡平穩交接了陳留之後,命運發生了一定的轉折。
其並未逃難荊州,更未曾被曹操所徵召,而是效力於張瑞麾下。
其作為關東士人,對關西的科考形式實在不擅長,其官職一直在從地方升遷,而不像郭嘉直接從中樞起步。
張瑞之所以直接指定毛階為廣陵太守,就是看中他的清廉正直。
曹魏的官場風氣,政治環境是出了名的黑暗腐敗。但毛階能推行德化,激起天下廉潔之風,一改朝中奢華風氣。
與崔琰是曹魏黑暗政局中,少有的清廉高尚之能臣。當然了,在曹操手下,這種人一定沒有好結局。崔琰被殺,毛階被下獄,不久而死。
張瑞卻對這種人十分欣賞,崔琰受張瑞欽命前去河東整頓局勢,血洗稷山。然後便順勢就任河東太守,掌管關西最富庶繁華的大郡,使豪強震怖,貪吏斂手,政教為之一肅。
廣陵郡將來必然會得到朝廷大量撥款,有一位清正廉潔的太守,能極大程度肅清江都船宮的腐敗問題。
“江都縣令某提議壽春令劉馥。”對於一名小小的縣令,賈詡就沒有什麼避險之類的考慮了,只提出了一個最合適的人選。
淮南之戰後,劉馥因為成功勸服袁術部將戚寄和秦翊帶部隊向關西投降,所以因功被封為壽春令。
賈詡看過淮南的政務奏摺,劉馥在壽春政績斐然,其政令嚴明,恩化大行,百姓樂其政,流民越江山而歸附者以萬數。
孟公既然有意推動江都發展,劉馥的確是最佳人選。
張瑞聽後也頗為滿意,這可是匹馬收復淮南,建起合肥城,為張遼逍遙津之戰打下堅定基礎的曹魏最頂級六位此時之一的揚州刺史。
隨後張瑞說道:“可,令二人早日赴任。”
開發江南顯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歷史上江南得以開發,是因為衣冠南渡,大量的中原人口填滿了江南,歷經晉、宋、齊、梁、陳五代才發展出了江南的繁華風光。
就目前情形來看,張瑞想發展江南,必須先發展淮南,將長江北岸的經濟、物質、文化基礎打勞,然後才能從北向南逐漸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