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王師驍衛大將軍張遼在此(第2/2頁)
章節報錯
《三國演義》將戰爭描述的奇謀詭計無數,但真實的戰爭,遠沒有那麼多巧間設伏。
《孫子兵法》總結到最後,最精髓的就只有四個字“先勝後戰”。
當張遼率軍極速抵達袁軍中軍,看到袁軍士卒一片慌亂,倉促間連最基礎的方陣都沒佈置成功,張遼便知道,這一戰必將斬獲無數。
五千鐵騎突襲而來,成功達成了全軍以快打慢,區域性戰場以多打少的戰術優勢。
張遼身先士卒,大吼道:“二三子,不世勳功,爭之頃刻,隨某衝擊敵陣!”
“萬勝!”士卒們雄壯的大吼,五千鐵騎在一面面旌旗引導下,迅速展開陣線。
漫長的陣線彷彿浪潮狂湧,無數面旌旗獵獵飛舞,明光重鎧甲光曜日,密集的長槊平端如林。
萬馬奔騰,勢如雷霆,侵略如火,其疾如風。
看到這種景象,袁術士卒軍心徹底崩潰。
一群每天吃河螺、蒲贏的瘦削兵卒,實在沒有勇氣抵抗這黑雲壓城一般的重鎧鐵騎。
無數人轉身便逃,步兵連方陣都沒有佈置,驟然遭遇鐵騎突襲,除了戰死,沒有任何其他可能。逃跑雖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至少比站在原地等死多一絲活下去的希望。
步兵不是不知道面對鐵騎,列陣堅守才是活下去最好的方法。事實上若是佈陣成功,即便是烏合之眾也能站在原地,舉矛列陣。因為即便前排想退,也穿不過後方密集的陣型。鐵騎也衝不開層層疊疊,一排排的嚴整方陣。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現在沒有列陣成功。不逃必死無疑!
洶湧的鐵騎無情踏過,無數逃竄的袁軍士卒被長槊洞穿,但更多計程車卒被戰馬無情踐踏,碾為碎泥。
張遼親赴戰陣,手刃十餘人,壯氣激盪,率領鐵騎狂飆十餘里,一次次擊潰試圖抵抗的袁軍方陣。
袁術軍早已發現這支鐵騎規模有限,若能穩住陣線,必能將其困死在重重包圍之中。
可是張遼作為沙場宿將,在臨陣指揮方面實在超出袁軍將領太多。
歷史上無論是白狼山之戰,還是逍遙津之戰,張遼都是率領精銳軍隊在敵軍陣中左衝右突,打得敵陣大崩,死者相枕。
如今張遼率領關西最精銳的騎兵,來如天墜,去如電逝,或乘虛冒亂,或雷霆奮擊。袁軍將士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抵禦。
似乎各個方向都被鐵騎猛攻,但好像每個方向袁軍將士交戰都處於敵眾我寡的劣勢局面。
以至於張遼一聲怒吼:“王師驍衛大將軍張遼在此,叛軍受死!”袁軍士卒便身心俱顫,膽寒崩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