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平定淮南(第1/2頁)
章節報錯
冷兵器戰場的混亂遠超後世,尤其這種規模超大的騎兵突襲戰,被鐵騎踐踏碾碎的潰兵漫山遍野。
冰天雪地裡,到處是冰冷的屍體,覆地的旌旗,斷裂的刀矛,以及遺棄的甲冑、兜鍪。
激戰兩個多時辰,袁軍已被氣奪,不敢應戰,鐵騎所至,皆披靡潰敗、聞風喪膽。
率領五千精銳關西鐵騎突襲袁軍,獲得大勝,張遼並不意外,但張遼意外的是,激戰這麼久,一直沒有見到袁術中軍大旗。
五千鐵騎已經分散,主力雖然依舊在衝擊袁軍後方陣列,但已有數支偏師開始四散遊弋,巡視戰場周圍。
此時戰場廣闊數十里,鐵騎一路下來,既踏過了河流小溪,也越過了叢林溝壑,更繞過了數個村落、丘陵。
閱覽了無數風景,可就是未見到袁軍的指揮旌旗。
亂軍中,黃忠一眼便看到張遼那高揚醒目的大纛,策馬趕至張遼面前,對張遼問道:“大將軍,袁術是否可能已經丟棄帥旗?”
張遼點頭,說道:“極有可能,敵軍戰意渙散,進退無度,明顯是沒有得到軍令排程。”
黃忠斷言道:“若如此,何處抵抗激烈,袁術便極有可能在何處。”
張遼覺得黃忠言之有理,立即下令道:“傳令全軍,停止追擊,圍剿敵軍潰兵。”
現在鐵騎所面臨的形勢是,若袁術已逃,那鐵騎已經追之不上。合肥距壽春寥寥百餘里,袁術瘋狂逃竄,兩個時辰已經可以逃回壽春。
張遼只能賭一回,袁術還在戰場中,沒能及時逃走。
隨著軍令下達,不久之後,戰場一隅便爆發了熱烈的歡呼。
黃忠所部士卒找到了袁術遺棄的大纛、旌節,斬將奪旗都是軍中首功,雖然這面大纛已經被踐踏的汙穢不堪,甚至沾染了大量汙血,但在士卒眼中,這就是堪比千金的價值連城之物。
大量鐵騎聞訊而動,聚集在尋到袁軍大纛的戰場附近,大纛在,袁術應該相距不遠。
事實如張遼、黃忠所料,面對張遼率軍突襲,袁術遠沒有孫權一般膽氣。
逍遙津一戰,張遼率軍猛攻打亂了吳軍陣型,將孫權圍困在山冢上。孫權便高樹帥旗,率軍架起長戟死守高處,然後指揮大軍圍困張遼。
而袁術作為世家子弟,見到張遼率軍狂暴突襲而來,果斷扔下大纛,棄軍而走。
雖然跟孫權相比,袁術的表現非常不堪。但也不太適合就此鄙視袁術,相比於袁術曾經的表現,今日其實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長進。
歷史上蘄縣之戰,袁術率軍進攻豫州,聽聞曹操來伐,遠遠的就棄軍而逃。留下橋蕤、李豐、梁綱、樂就等人守衛蘄縣被曹操斬殺。
至少這一次袁術親臨戰陣,是看到鐵騎突進,大軍土崩瓦解之後才喪膽竄逃。已經是勇氣可嘉。
勇氣水準大概相當於昭烈帝劉備在徐州,看到曹操的旌旗,才單騎而走。(備初謂公與大敵連,不得東,而候騎卒至,言曹公自來。備大驚,然猶未信。自將數十騎出望公軍,見麾旌,便棄眾而走)
此時的袁術披頭散髮,右股後側還中了一箭,十分狼狽,與親信兩人躲在泥坑中,不敢稍動。
一隊隊鐵騎策馬從不遠處跑過,馬蹄踐踏,袁術能看清眼前泥石隨之顫動,這說明只要鐵騎再近些許,就能看見泥坑中的眾人。
好在每次蹄聲隆隆震動之後,鐵騎都已遠去,沒有注意到這不起眼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