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為開發江南、交州的提前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這三百八十三萬七千戶,一千八百二十六萬三千人的分佈,國淵詳細向眾人介紹道:“如今人口最多之地,依舊是司隸,在冊戶籍八十二萬四千餘戶,三百九十八萬人。”
“其次便是益州。根據蘭臺藏書記載孝桓皇帝永壽三年(157),全國人口達到巔峰,共有戶籍一千零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戶,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口。”
“其中益州無論土地還是人口皆為天下之冠。益州十二郡一百一十八邑,共有一百五二十萬戶,七百二十四萬口。此資料不含豪強隱戶,胡虜部落牧民。”
“自中平元年黃巾之亂以來,益州亦數次發生叛亂,但益州牧劉焉治下,益州戰事較少,遠比中原平寧。涼州、關中流入益州者數十萬人,赫赫有名之東州兵便是劉焉收編南陽、三輔等地流民所組成之軍隊。”
“朝廷如今已佔據益州七郡,又清查隱戶,對胡虜編戶齊民,故益州七郡總人數三百二十七萬人,六十九萬戶。”
“涼州十郡共有二十二萬七千戶,一百零三萬七千人。幷州如今有籍三十五萬三千戶,一百七十八萬人。”
“冀州十九萬七千戶,九十五萬人。兗州十七萬戶,八十九萬人。荊州五萬戶,二十三萬人。豫州七萬八千戶,四十五萬人。”
“交州五十萬戶,兩百萬人。”
“停!”聽到這裡,張瑞動容。
印象中一片瘴氣,灌木叢生的交州惡地,竟然有五十萬戶人家?
張瑞驚訝不已,問道:“交州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口?”
國淵對資料瞭如指掌,不用翻看資料,便解釋道:“交州官員僅能名義掌管交州各郡,政令難出城池,這份資料乃是官員提交永壽三年資料。交州全境有七郡五十六邑,在鼎盛時期有五十萬戶,兩百萬人。”
“朱儁平定樑龍之亂時,僅降卒便有數萬人,可見官府資料不假,交州的確人口眾多。”
“黃巾之亂後,中原戰火連天,百姓紛紛南逃。按推算交州百姓只會比當年更多,是故民部便採納交州官員資料。”
張瑞凝神靜思,交州在漢末的存在感不高。
張瑞能想到與交州相關的幾個人,首先是交州刺史士燮。只要玩過《三國志》系列遊戲,就對這個勢力不陌生,非常噁心。一統中原的勢力想要統一全國,總要在這裡折戟碰壁,交州的爛地實在是太難走了。
除了士燮,下一位是蒼梧太守吳巨。劉備在當陽戰敗後,被曹老闆攆著到處逃竄,慌不擇路便想投靠老相識,蒼梧太守吳巨。幸虧魯肅攔住了劉備,讓劉備與孫權聯合,抵抗曹操,才有後來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戰。
而除了這兩人,就剩下最後一位東吳頂級賢才,步騭。
步騭與顧雍、陸遜齊名,相繼擔任東吳丞相,而且與陸遜一樣,是允文允武,出將入相的頂級賢才。
步騭最著名的事蹟就是隻帶了區區千人,便為東吳打下了整個交州。
另一件事則是與同齡的廣陵人衛旌(出生於177年)相識交好,二人單身窮苦,白天靠種瓜自給自足,在晚間則一起努力研習書籍。
兩個單身狗之間的基情,好像要從字裡行間滿溢而出。
步騭是臨淮郡淮陰縣人,這個郡許多人翻遍漢室地圖也找不到究竟在什麼地方。
這是因為臨淮郡在漢室被併入了下邳國,而西晉一統全國後,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國在淮河南岸的縣置臨淮郡。
陳壽作為晉朝臣子,寫史書要以晉朝法度為標準。
也就是說步騭如今就在徐州下邳,所以他才能與廣陵人衛旌相識交好。
面對一片未知的交州,以張瑞的識人之能,很難找到一個文武大臣,能妥善解決交州事宜。
那就只能開掛,讓曾經解決過這個問題的人去處理。
或許有人能做的比步騭更好,但張瑞沒有興趣去賭一把自己知人善任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