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神兵天降震驚世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成宜是死是活,徐榮完全不在意。
倒不是徐榮真的翫忽職守。能在人才濟濟,尤其精兵悍將無數的徵西將軍府位居五名中郎將之一,而且是實權在握的中郎將。
徐榮顯然不是一個無能之輩。恰恰相反,其人無論軍略兵法還是膽識氣度,皆能得三軍賓服。
之所以率兩萬聯軍一路大張旗鼓的進軍,卻沒有雷厲風行。
是因為徐榮清楚的知道,聯軍成分太過複雜,尤其左馮翊諸將湊成的一萬大軍,更是亂成了一鍋粥。
徵西將軍府的徒卒主力只有四千人。以四千人領一萬六千指揮不暢,混亂不堪的聯軍去與西涼軍正面決戰。
勝敗全憑運氣,這絕非一位良將會採用的作戰部署。
便如今日一戰,勝的風險,敗的莫名其妙。
因而在戰前,徐榮便將重心放在建設營寨上,立好防禦,避免莫名其妙的一戰全軍崩潰。
戰局也如徐榮所料,左翼四千大軍面對兩千鐵騎,完全未加抵抗便自行潰散。險些導致上萬大軍被敵騎席捲。
若是與韓遂決戰時發生這種情況,導致全軍傾覆於涼州,將士們有沒有閒心殺不殺成宜不好說,徵西將軍府的文武將校怕是會恨不得將自己給生吞活剝了。
上萬大軍戰歿於涼州,自己將瞬間超越張白騎,成為徵西將軍府葬送士卒最多的敗將。
因為不在意這一戰的勝敗,徐榮對成宜死活便無太大關切。
如今成宜慌不擇路,當眾宣誓日後願為徵西將軍效死,徐榮便決定保其一命,笑著扶起成宜,說道:“成中郎為吾主冊封之中郎將,生死大事需由吾主決斷。”
成宜喜極而泣,徐榮此言裡裡外外皆是袒護之意。若軍中主將不以軍法斬殺自己,待返還關中之後,徵西將軍又怎會因戰場表現,而擅殺一位諸侯盟友。
在自己都覺得自己百死難贖其罪的時候,竟然真的被徵西將軍府的將校給保下了性命!
成宜不得不感慨一句,徵西將軍府當真是寬厚仁德!
雖然保下了成宜,但徐榮必須平息軍中憤怒,乃說道:“成中郎之生死固然需吾主決之。然依今日表現,若依舊由成中郎統兵,怕是三軍決戰之時皆心有不安。便由我部校尉樊稠暫統成中郎所部,待戰後返回關中再行歸還,如何?”
左馮翊諸將總共才出兵萬人,隸屬成宜的部曲不足三千人。能保下性命就算不要這區區三千人又如何。且徵西將軍言出必信,必然不會貪匿這區區三千部曲。
成宜立即點頭,說道:“久聞樊校尉,武力既弘,計略周備。由其統領我部三千人,足以征戰沙場,為諸君建功。”
徐榮寬慰道:“雖由樊稠校尉統領,然所繳獲物資依舊歸汝部三千人所有。”
成宜由喜極而泣,逐漸變得熱淚盈眶。
日後再也不能說徵西將軍壞話了。這徵西將軍府上下皆是良善之人啊。
如此安排,自己豈非因禍得福。自身遠離風險戰場,卻依舊能獲得豐厚繳獲。
徵西將軍這是何等胸襟?毫不利己,一味利人!能與徵西將軍為盟,當真是自己這輩子最榮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