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便不走!便在這裡待著,爾還敢強拆某攤位不成?”

看著撒潑的婦女,張瑞眼睛一亮,很好奇這位張市尉會如何處置。

因為重視稅收,稅政司的地位水漲船高,被抬高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地位。

因而張瑞最擔憂的也是稅收官員橫徵暴斂,殘虐百姓。歷史上很多改革的失敗,都歸根於基層官吏的腐敗。

這方面,張瑞不得不防微杜漸。

張瑞看向身邊的錦衣衛都指揮使趙雲,問道:“這種斗食小吏,錦衣衛如何監察?”

凡為朝廷失人心、促國脈者,皆出於吏貪。小吏因為直接接觸百姓,其行為最容易導致官府失去民心。

所以整頓貪汙腐敗,一般以整頓吏治相稱。

趙雲乃說道:“胥吏者,遇廉勤之官,則暫且收斂手腳;遇庸官,則竊權攬政;遇貪官,則與之狼狽為奸。因此,治吏先治官。錦衣衛會定期前往官僚手中收取考評。”

“考評?”

趙雲點頭,說道:“給予官僚評價胥吏之權。”

張瑞認真思慮了片刻。

漢之天下失於貴戚,唐之天下失於宦官,宋之天下則弊於吏奸。

關於胥吏貪汙腐敗、架空官員,最昌盛的朝代便是宋朝。

在秦漢之時,官員、胥吏並無貴賤之分,共同維繫政務運轉,胥吏也可以透過各種途徑轉換成官員,公卿多出胥吏。

便比如隨同在側的長安令張既便是胥吏出身。

給官員評價胥吏之權,能影響胥吏的升遷與免職,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官員被架空。同時以現官現管,也能避免宋朝那種大面積胥吏的腐敗問題。

隨後張瑞問道:“若官吏沆瀣一氣,狼狽為奸若何?”

趙雲回道:“貪腐實乃無法避免之事,有狼狽為奸者已在錦衣衛設想之中,因而錦衣衛北鎮撫司設有采風使,大量錦衣衛白日巡遊於治下,接納百姓揭發。自下而上糾察。”

張瑞一笑,這倒是錦衣衛的老本行,竊聽民情,記錄物議。

在二人說話間,草市尉已經從懷中掏出了一本《梳律》,翻到了其中一頁,向眾人公示,說道:“律令第二十七條清晰無誤,爾若再繼續糾纏,某便有權依法將爾所售之物收繳。”

婦人是文盲,不識幾個大字。旁邊卻有科學院的學子,開口說道:“某已看過律令,誠然如此,爾若繼續糾纏下去,即便鬧到孟侯那裡去,爾也討不到便宜。”

婦人本意也只是想透過撒潑來減免一文錢賦稅,見撒潑佔不到便宜,也就只能嘀嘀咕咕的從荷包裡取了一文錢遞給市吏,抱怨道:“威風什麼?吾兒可是軍籍府兵,某不也從未聲張。”

卻引起眾人一陣鬨笑。你這還不叫聲張?

張瑞招了招手,將草市尉招到眼前,問道:“遇到這種事情是否焦躁?”

草市尉毫不在意,笑著回道:“此算何大事,某每天至少遇見三四回,這位公子一看便是養尊處優,未經歷過各種叫罵坎坷。”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