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設散官以聚財(第2/2頁)
章節報錯
糜芳繼續說道:“賴君侯之威名,芳于徐州行事頗為便利。共籌得粟、稻、豆、麥等六十七萬石,戰船四百八十一艘,黃金三千斤,白銀四千斤,童僕四千人。”
六十七萬石糧食,即便按關中糧價亦不過三千七百萬錢,在徐州只會更低。算上黃金、白銀,大概是一億錢左右。
戰船、童僕價格難以計算。
粗略估算一下,糜芳資助總數超過一億錢,但絕對不到兩億錢。
比較符合糜氏的身價。
畢竟平日裡,糜氏不可能將所有家產豆變現。更多的資產應該是良田與府宅。
糜芳數月間將田宅全部交易成物資,有所虧損是正常的。
而且糜芳出仕之前在長安、太原、河東都還有手工作坊與商隊,算下來糜芳的身價應該在三億錢至四億錢之間。
糜芳說糜氏資產主要在糜竺手中,可以推算糜竺的身價應該在十億錢以上。
張瑞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家的小富婆甄宓。糜氏家財在十億往上,甄氏有河東、太原鹽利,財富只會更多。
當初甄宓嫁往太原,僅隨從便多達三千人,而且其中有上千名工匠與上千名容顏秀麗的侍女。
至於具體的嫁妝,張瑞沒有詳細去看。
張瑞還不至於沒出息到成天盯著自己妻子的嫁妝盤算。
即便要籌錢,也是光明正大的透過稅收徵集。
甄氏今歲便將搬遷至長安,十多億的身家,透過兩稅法常年徵收,怕是甄氏一族繳納的賦稅金額,價值要比數萬百姓的田稅還要高。
張瑞怎能不欣喜。
至於外戚免稅,甚至發放俸祿?
別異想天開了。
就算漢獻帝劉協來到徵西將軍府治下,也得交稅!
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徵西將軍府若不能興盛,所謂的外戚、宗室,什麼榮譽、尊嚴都留不下。
繳納賦稅既是為了徵西將軍府的偉業,也是為了維持宗室、外戚們的崇高地位。
這方面張瑞看的無比清明,真為他們免稅,導致他們稱為勢力頑疾,如同明朝宗室一樣成為拖累,最終只能導致他們跟隨整個勢力一同沉海。
總之,外戚納稅算是付出一點小利,顧全了大局,最終保全了更大的利益,。
不但外戚,推而廣之,豪族、豪商莫不如是。
雖然繳納了些許錢財,但換來了長遠的平寧、安定與繁華,儲存了家族富裕及生命。
若沒有徵西將軍府作為庇護,羌人、氐人、匈奴,以及暴虐的董卓,任意一方都會將他們撥皮抽筋,霸佔其家財,**其妻女。
只是可惜世人多庸碌,很多豪族看不到那麼遠。一邊享受著安定繁華,一邊痛罵著徵西將軍府貪殘暴虐,導致豪族“民不聊生”。
恨不得一錢賦稅也不交。完全沒想過洛陽富戶殷族正處於怎樣水深火熱的地獄當中。甚至只要董卓擊敗張瑞,這一切都會發生在他們頭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