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虜自相殘殺固然是諸夏之幸事,但君子還是要自強不息。

只有自身強盛,才是根本之道。

張瑞吩咐道:“儘快落實軍籍之事,按七戶出一兵,使軍籍最終落實於八萬五千人。”

怎麼說也是大漢十三州的州牧之一。冀州袁紹、荊州劉表、揚州孫權、益州劉焉,哪個不是帶甲十萬?

甚至苦寒的幽州,劉虞攻打公孫瓚時都是出動大軍十餘萬。

徵西將軍府雖然兵精將猛,但軍隊規模也不能差距太大。

而且因為關中佔天下之要衝,地接幷州、涼州、益州、司隸、荊州五州,境內更是羌、氐等胡族流竄。

大軍至少要留下數萬守衛郡縣要衝。能用來征伐、開疆拓土的大軍應該只在五至七萬之間。距離湊齊十萬甲士還有一段距離。

想到甲士,張瑞問道:“如今府庫中神臂弓、明光鎧、戰馬數量幾何?”

事關儲存本應該由兵部中郎王凌來答覆,但因為只有些許內容,從事楊修便未派人前往召見王凌,代爾答覆道:“府中有兵部庫存冊文副本,某有所印象。神臂弓八千張,明光鎧一萬八千套,戰馬三萬八千匹。”

張瑞面露欣慰笑容,明光鎧一萬八千套,下一場大戰,便可以組建一支人數過萬的鐵甲騎兵了。

以這獨步天下之鐵騎,踏破萬里河山!

在彙報之後,楊修繼續說道:“主公,某還有一事需匯稟。”

“何事?”

“主公曾關注之將,關羽如今已返還河東,正於宗族祭祖。”

“關羽?”張瑞興奮出聲。

這位千古名將,張瑞可是心慕已久。

談及三國必然不能繞過關羽。

整個三國有史明確記載的能於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者僅此一人而已。

而且這位萬人敵非但勇武過人,軍略亦是才幹非凡。

襄樊之戰,曹仁主動發起進攻,卻被關羽以步制騎,數萬大軍折損至數千人,被迫困守樊城。

隨後關羽又水淹七軍,覆滅于禁。

要知道關羽達成這一切輝煌勝利,所憑不過手中三萬荊州軍而已。

曹仁既然敢主動進攻關羽,手中部隊無論如何都不會低於三萬,又加上于禁所統七軍三萬人。

雙方大戰一場,曹魏最精銳的雄師勁旅六萬餘人,到八月就只剩下了“仁以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

許昌以南“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堂堂曹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不戰而降。

若是關羽能一戰覆滅徵西將軍府六萬大軍,張瑞一樣得思考更換治所之事。

雖說襄樊之戰,最終以關羽戰敗而結束。

但這一戰關羽正面抗住了曹魏諸多名將一波又一波的攻勢,又經歷了盟友偷襲,內部叛亂。在三方勢力的絞殺下關羽才惜敗襄樊,已經打出了名將的風采。

更讓人歡喜的是,這位名將一生對劉備忠心耿耿,生死不離。

哪位君主會不喜歡這種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