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曹操存在的意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于禁、樂進的投降並沒有引起張邈關注。就像當世豪傑們並不會關注一個普通叛軍將領的叛降。
但這對整個兗州戰場的局勢卻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于禁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率領殘兵開赴到東郡不及五日,來自青州的袁紹大軍便沿濟水北上抵達濟南國邊境歷城縣,與濟北國只有一步之遙。
這導致袁譚全軍都被兗州軍阻隔在了濟水以北。
青州大軍的主帥袁譚站在濟水北岸,遙望南方設定齊整的軍營,嘆道:“曹軍此前守將是一位知兵善戰之人,營壘設定的面面俱到,無懈可擊。可惜吾等來晚一步,守將已經叛逃,這處營壘如今已歸呂布所有。”
郭圖與袁譚一同站在濟水河畔,遙望南方守軍忙碌如蟻,寬慰道:“使君不必強求自己,自初平三年(192年)至今,不過短短四年,使君便獨立拿下整個青州。”
“甚至比歲以來,為支援兗州,又提前進攻北海,自春至夏,流矢雨集,戈矛內接,大軍不顧傷亡,血戰數月,便擊破孔融。無論使君還是將校皆已竭盡全力。”
袁譚的青州刺史同樣是自稱的。不過與曹操的完全自領兗州牧不同,袁譚自稱為行青州刺史。
他自稱代理青州刺史的底氣在於,他並不像曹操一樣名不正言不順。
劉備代領徐州牧之後,為了結好袁紹。將舉秀才名額給了袁譚。
刺史一職位卑權重,只有六百石,與大縣的縣令品秩相當。只略高於大縣縣丞與縣長的四百石俸祿。
按品秩而言,舉秀才之後任命為一州刺史,負責監察那些兩千石的高官並不違制。於是袁譚便在謀士郭圖的建議下,先自稱行青州刺史。向百姓表明,自己並非叛軍頭目,只是青州刺史的任命還在抵達青州的途中。
至於朝廷究竟什麼時候會任命袁譚為青州刺史?文臣武將們,果斷選擇忽略。這輩子大概是等不到朝廷任命了。大傢伙只好先擁戴袁譚幫朝廷代管著青州,等候朝廷想通的那一天。
正因有這種區別,袁譚非常瞧不起南方那個被圍困的曹叔父。
本來就只是一個贅閹遺醜,無才無德,不在家中享受富貴,非要出來參與群雄割據。
袁譚便嘆道:“也不明白父親為何要一再提攜這位舊友。從討董開始,便力表其為行奮武將軍。其並無幹才,哪怕被表為將帥,亦一敗再敗,不得不託庇於父親帳下。”
“父親最不應該給其軍隊、糧秣,表其為東郡太守。其贅閹遺醜,犭票狡鋒協,好亂樂禍,在兗州、徐州大舉屠殺,敗壞我袁氏名聲。”
“致使朝廷對我袁氏誤會極大。甚至某亦被其連累,青州刺史之職無法得到朝廷認可。”
“如今吾等卻依舊要以德報怨,來救濟這個被部將背叛的無能之輩。”
郭圖微微搖頭,說道:“使君此言怕是有些小覷方伯了。”
因為皇帝對袁紹擁立劉虞行為的敵視,在潁川之時故意趁袁術遣使供奉,封袁術為車騎將軍。
這導致袁紹一系的所有官職都名不正言不順。所有人對袁紹的稱呼都絞盡腦汁。
袁車騎一稱,顯然不能再用。